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3605)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庄志猛刘春胜刘长琳陈四清张宝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
  • 2篇鱼类
  • 2篇稚鱼
  • 2篇生态学
  • 2篇水母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发育
  • 2篇仔稚鱼
  • 2篇海月水母
  • 2篇海蜇
  • 1篇大型底栖生物
  • 1篇东中国海
  • 1篇渔业
  • 1篇渔业资源
  • 1篇中国海
  • 1篇沙海蜇
  • 1篇摄食
  • 1篇摄食量
  • 1篇生态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庄志猛
  • 3篇陈四清
  • 3篇刘长琳
  • 3篇刘春胜
  • 2篇卞晓东
  • 2篇王洪法
  • 2篇李新正
  • 2篇张宝琳
  • 2篇万瑞景
  • 2篇赵鹏
  • 1篇甘志彬
  • 1篇刘顶海
  • 1篇单秀娟
  • 1篇戴芳群
  • 1篇张仁斋
  • 1篇金显仕
  • 1篇燕敬平
  • 1篇李琪
  • 1篇卢斌
  • 1篇马林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Zoolog...
  • 1篇可持续发展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海月水母排精诱导及胚胎发育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海月水母有性繁殖的关键过程,采用实验生态学及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光周期、食物条件、机械损伤对其排精诱导的效果,并对其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详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长光照(14 L∶10 D)、饥饿、机械损伤等因素能有效诱导性成熟的海月水母排精;海月水母体内受精过程:雌性海月水母伞缘触手将雄性排出的精子细丝收集到伞缘的食物囊处,通过口腕进入口腕基沟,先后经胃口腕沟、胃循环沟等水管系统到达卵巢,精子与成熟卵子结合完成受精;海月水母受精卵为球形,卵径150μm左右,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卵裂期、囊胚形成期、囊胚期、原肠胚形成期、原肠胚期及浮浪幼虫期6个时期。受精卵在(22±1)℃的水温下,经29 h 20 min发育为浮浪幼虫,经过73 h 20 min发育为四触手螅状体。研究为揭示海月水母的暴发机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陈昭廷李琪庄志猛陈四清刘春胜刘长琳赵鹏卢斌
关键词:海月水母受精胚胎发育
海蜇四触手螅状体两种发生方式的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胚胎发育和足囊萌发进行连续观察,发现海蜇四触手螅状体存在2种形成方式:第一种方式为海蜇受精卵在水温(26±1)℃条件下经6 h发育到浮浪幼虫期,浮浪幼虫25 h后经过杯状体阶段,变态发育成四触手螅状体,进入附着生活阶段;第二种方式为足囊在适宜条件下萌发,首先形成杯状体,继而发育成四触手螅状体,且接近螅状体母体的足囊萌发率较高。本文观察发现的四触手螅状体形成的两种方式中,均出现杯状体的新阶段,进一步完善了海蜇的生活史过程。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燕敬平刘长琳刘顶海张树森宋建强
关键词:海蜇胚胎发育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大型水母资源量动态变化对渔业资源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根据2007年5月、2008年5月和6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渔业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大型水母资源量变化对渔业种类组成、分布和资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5月—2008年6月,大型水母的平均网获量和最高网获量增加,2008年6月平均网获量为222.2kg.h-1,最高网获量达到1800kg.h-1.大型水母主要分布在50m等深线附近,及100m等深线以浅的东海沿岸流、长江径流和台湾暖流的锋面上,6月大型水母的集中分布范围与5月相比向北偏移,在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两次调查中均存在一个水母集中分布点(122.5°E,28.5°N).大型水母和渔业资源呈交错分布,大型水母集中分布的区域,渔业资源网获量降低,种类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水母网获量高的站位主要以小型种类(竹筴鱼、龙头鱼、发光鲷等)或中上层种类(刺鲳、长蛸)及带鱼为主,刺鲳在2008年6月的调查中占整个渔获量的23.7%,小黄鱼也占有较高的比重,但一些底层种类如黄鮟鱇等在水母集中分布区没有发现,虾蟹类也相对较少.大型水母对长江口渔业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资源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水母可以通过营养级联反应改变系统的能流方式.因此,在保护渔业资源和制定相关的渔业管理措施时,建议将水母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类群来考虑.
单秀娟庄志猛金显仕戴芳群
关键词:长江口渔业资源
明灯鱼属鱼类仔稚鱼的种类鉴别、发育形态及其分类检索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东海明灯鱼属鱼类仔稚鱼的发育形态与分类特征,为以后相关的海洋生态调查的仔稚鱼种类鉴定提供参考资料,实验以相关的明灯鱼属仔稚鱼形态与分类特征文献为依据,对1984—1985年4—7月东海外海黑潮流域调查采集到的明灯鱼属鱼类的仔稚鱼样品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了西明灯鱼、印明灯鱼和朗明灯鱼3种仔稚鱼,观察和描述了其个体的发育形态并构建了简要的种类分类检索表。结果表明,3种明灯鱼仔稚鱼在发育过程中臀鳍上方体侧的腹缘具有一列菊花状的黑色素分布,这是明灯鱼属仔稚鱼共有的形态特征之一;西明灯鱼仔稚鱼下颌端有一短的颌须,体侧中部有一丛大的枝状或星状或放射状或小型菊花状的黑色素分布;印明灯鱼和朗明灯鱼仔稚鱼下颌端无颌须,体侧中部无黑色素分布,印明灯鱼仔稚鱼下颌骨前端有一个黑色素细胞分布,而朗明灯鱼仔稚鱼下颌骨前端无黑色素细胞分布。
万瑞景卞晓东
关键词:仔稚鱼
Biodiversity variability of macrobenthic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between 2001 and 2011
2014年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he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status of macrobenthos between 2001 and 2011 in terms of species composition, dominant species, abundance, biomass, diversity, and secondary productivity of macrobenthos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ecies abundances, biomass, and diversity in spring 2011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autumn 2000 and spring of 2001. Most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have changed from 2001 to 2011,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echinoderm Ophiura sarsii vadicola that was dominant in these years. Small-sized animal species have increased possibly due to gradu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such as the pollution and the climate warmer.
Xin-Zheng LiHong-Fa WangJin-Bao WangDong DongLin MaQi KouJi-Xing SuiZhi-Bin GanBao-Lin Zhang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东中国海次级生产力生态状况
底灯鱼属鱼类仔稚鱼的种类鉴别、发育形态及其分类检索
2013年
对1978年4~5月太平洋中部热带水域和1984年4~7月东海外海黑潮流域调查期间采集到的底灯鱼属鱼类的仔稚鱼样品进行分类鉴定,共鉴定出了七星底灯鱼、耀眼底灯鱼、带底灯鱼、冰底灯鱼和巴拿马底灯鱼5种仔稚鱼,描述了其个体的发育形态,构建了种类的分类检索表。首次记录了巴拿马底灯鱼在我国东海外海的分布,以及冰底灯鱼在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1°10'N,171°30'W;水深5 465 m)的分布,填补了这两个种类在我国及其邻近海域分布记录上的空白。
万瑞景卞晓东张仁斋
关键词:仔稚鱼
宁津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和季节变化被引量:6
2012年
宁津海域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南北黄海交界处.根据2007年1、4、7及10月4个航次(冬、春、夏、秋)对宁津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采用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以及MDS标序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特点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43种,其中多毛类动物96种;软体动物43种;甲壳动物77种;棘皮动物13种;其他类群动物14种.各季度优势种有变化也有重叠,拟特须虫和日本倍棘蛇尾为4个季度共有优势种.调查海域年平均生物量为9.5g·m-2,最高生物量出现在春季,最低出现在冬季;年平均丰度为219.6ind·m-2,最高丰度出现在冬季,最低出现在秋季.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2.82~3.23,物种丰富度指数(D)2.28~2.75,物种均匀度指数(J)0.82~0.8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航次群落分布格局均包含近岸群落和远岸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深和底质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甘志彬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近岸海域
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对4种大型水母的捕食行为被引量:1
2014年
以绿鳍马面鲀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受控实验,比较研究了其对我国沿海4种常见大型水母(海蜇、沙海蜇、海月水母和白色霞水母)的捕食差异。结果显示,体重为(215±20)g的绿鳍马面鲀对海月水母的捕食能力最强,日均最大摄食量为(150.7±18.6)g/fish,其次是海蜇和白色霞水母,日均摄食量分别为(129.7±11.6)和(120.0±19.3)g/fish,对沙海蜇的摄食量最少,为(92.5±11.3)g/fish;绿鳍马面鲀对海月水母与海蜇摄食量主要受投喂量影响,与规格无关,当投喂量小于其最大捕食量时,绿鳍马面鲀可捕食其周围所有水母,当投喂量超过其最大摄食量并继续增加时,绿鳍马面鲀摄食量保持不变,但残余水母的触手和伞部边缘均被啃食,继而导致水母摄食能力丧失,难以继续生存;在适口饵料冰鲜玉筋鱼充足的情况下,绿鳍马面鲀对水母具有明显的摄食偏向性,与仅投喂水母实验组相比,其对海月水母和海蜇的日均摄食量仅降低了20.2%和16.9%。研究结果表明,绿鳍马面鲀对上述4种水母皆能捕食。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刘长琳赵鹏陈昭廷
关键词:绿鳍马面鲀海蜇沙海蜇海月水母摄食量
黄海和东海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在收集、研究近50年来有关黄海和东海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黄海和东海大型底栖生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生物量、丰度、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以及次级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和总结。本文将为黄海和东海海域进一步的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及其变化研究和全面系统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马林张立
关键词:大型底栖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