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23)

作品数:8 被引量:108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学忠李艳娥郭祥云赵晓燕王恒信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地震
  • 3篇时空变化特征
  • 2篇地球
  • 2篇地球自转
  • 2篇地震前
  • 2篇震前
  • 2篇视应力
  • 2篇强震
  • 2篇强震活动
  • 2篇自转
  • 2篇文安地震
  • 2篇M
  • 1篇地震成因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视应力
  • 1篇断裂带
  • 1篇首都圈
  • 1篇四川汶川地震
  • 1篇汶川8.0地...
  • 1篇汶川8.0级...

机构

  • 8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作者

  • 8篇李艳娥
  • 8篇陈学忠
  • 3篇郭祥云
  • 2篇赵晓燕
  • 1篇陆小华
  • 1篇付虹
  • 1篇王恒信

传媒

  • 6篇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全球强震活动纬度分布特征及其解释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1900年以来全球MS≥7.0地震目录,分析了全球强震随纬度分布特征,得到的结果显示:全球强震主要分布在35°S^65°N之间,中心点在15°N附近,而非以赤道为对称点的分布;在0°~180°W之间的地震,主要分布在45°S^15°N之间,中心点在15°S附近;在90°W^90°E之间的地震,主要分布在40°S^40°N之间,中心点在赤道附近;在0°~180°E之间的地震,主要分布在25°S^55°N之间,中心点在15°N附近。分析表明,全球强震的纬度分布特征与潮汐引起的地球自转动能变化随纬度的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地震的发生与地球自转动能有关。由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将引起不同质量的地球岩石圈块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非弹性碰撞),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引起地震的主要成因之一。非弹性碰撞会造成块体动能的损失,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就来自于所损失的动能。
陈学忠李艳娥赵晓燕
关键词:地球自转相互作用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_S5.1地震前震中周围地区小震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被引量:54
2007年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发生MS5.1地震,震前的2001年10月始在震区附近形成了ML≥1.5地震空区,这次地震发生在该空区边缘。本文在近震源条件下,根据Brune模式,利用北京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到的波形资料,测定了该空区边缘发生的20次ML≥2.0地震的地震矩和地震能量,进而计算了地震视应力,分析了空区形成过程中这些地震的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2004年出现了明显的视应力升高过程。这说明该空区的形成伴随着应力的增强过程,可能具有预测意义。
陈学忠李艳娥
关键词:文安地震空区视应力
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的月尺度频度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Kolmogorov-Smirnov分布检验法,对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的月尺度频度分布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ML≥3.0地震活动半年频度符合正态分布,而2000年以来ML≥2.0级地震活动月频度符合泊松分布。对半年频度和月频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做了进一步分析,发现在1999年9月、11月四川绵竹2次MS5.0地震前和汶川MS8.0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ML≥3.0地震活动半年频度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变化,在汶川地震前ML≥2.0地震活动月频度分布出现异常变化。
陈学忠郭祥云李艳娥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
河北文安MS5.1地震前首都圈及邻区震源动力学参数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0
2011年
本文根据近震源条件下,由北京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到的波形资料,利用Brune模式,得到了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首都圈及邻近地区989次ML≥2.0地震的震源谱,测定了它们的拐角频率和零频幅值。通过相关计算公式,得到了破裂半径、地震矩、地震能量、应力降、视应力等震源动力学参数。分析了这些动力学参数的标度关系以及在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5.1地震前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文安MS5.1地震前,视应力、应力降、地震能量与破裂半径比等出现了相对高值集中区,这些高值集中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带上;从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文安MS5.1地震前华北平原带上视应力、应力降、地震能量与破裂半径比等参数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升高变化过程,而拐角频率则显示出趋势性下降变化特征。这可能与文安MS5.1地震前华北平原带上应力的增强过程有关。
陈学忠李艳娥郭祥云
关键词:文安地震首都圈
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43
2012年
本文根据Brune模式,在近震源条件下,利用中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的波形资料,测定了2000年5月至2008年4月四川地区439次ML≥3.0地震的视应力值,给出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视应力空间分布图象,分析了四川地区、龙门山断裂带以及龙门山断裂带上小震频次高值区视应力随时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前,视应力较高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四川南部的川、滇交界地区;②2001—2006年,四川地区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突升突降型变化形态,且视应力高值点有逐渐增大的现象,从2007年初至2008年初视应力在较低水平呈缓慢下降,临近汶川地震前有小幅升高变化;③龙门山断裂带上视应力在2004年中至2005年初曾出现过较为明显的、短暂的上升—下降变化过程。而Δσapp值的变化则相对复杂,出现过二次上升—下降变化过程;④龙门山断裂带上小震频次高值区视应力在2003—2005年间,曾出现过二次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变化过程,临震前,视应力出现突然上升。而Δσapp值随时间的变化则主要表现为2003—2004年的上升和其后的下降过程。临近地震发生前,Δσapp值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变化。
李艳娥陈学忠王恒信
关键词:视应力汶川8.0地震
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看地震的成因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地震成因观点,认为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质量不同的块体组成。比如,大洋块体薄、质量轻,大陆块体厚、质量重。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时,就会造成这些块体运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运动可能使块体之间发生"追尾"撞击或摩擦,从而引起地震。地震能量来自于块体间撞击或摩擦时损失的动能。
陈学忠赵晓燕李艳娥陆小华
关键词:地球自转汶川地震地震成因
中国西部北纬35°线附近地区7.0级以上强震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自1990年以来我国西部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了6次7.0级以上地震,这些地震的震中位于35°N线附近,其纬度界于34.4°-36.2°N之间,平均纬度为35.45°N。美国哈佛大学给出的震源机制表明,这些地震的主压应力轴方位一致性较好,都为NE向,似乎说明这些地震的发生是在统一的应力场作用下的结果,可能与印度板块对我国大陆的推挤作用有关。结合地质构造和余震分布确定了发震断层,计算了它们产生的应力场,根据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在这些地震中,对后续发生的地震可能具有促震作用。根据引潮力在震源断层面上产生的有效剪切应力,分析了引潮力对这些地震的触发效应,结果没有显示这些地震的发生受到明显的引潮力触发。
陈学忠李艳娥郭祥云
关键词:强震活动
2007年云南泞洱M_S6.4地震前滇西南地区震源动力学参数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12年
本文根据在近震源条件下,利用Brune模式,由昆明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到的波形资料,测定了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滇西南地区98次ML≥2.5地震的震源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在2007年6月3日云南泞洱MS6.4地震前视应力和拐角频率的时空变化特征。泞洱MS6.4地震前,较高视应力(2.5×105 Pa以上)主要分布在红河断裂与无量山断裂之间,较低视应力(2.5×105 Pa以下)在空间的分布则显得较为分散、随机。较低的拐角频率(1.5Hz以下)集中分布在泞洱地震震中东北部的红河断裂与无量山断裂之间,随着频率的增大,分布范围逐渐向西南扩展,直到整个区域,较高的拐角频率(3.5Hz以上)则集中分布在泞洱地震震中西南部的区域内。从视应力和拐角频率的时间变化曲线看,泞洱MS6.4地震前滇西南地区视应力表现出了明显的升高变化过程;含ML3.6以上地震的拐角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复杂过程,ML<3.6地震的拐角频率呈趋势下降过程。
李艳娥陈学忠付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