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01B010503)

作品数:3 被引量:6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学民郭建芳郭学增翟彦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电
  • 2篇地电场
  • 2篇震前
  • 1篇地震
  • 1篇短临
  • 1篇短临预报
  • 1篇多极距观测
  • 1篇张北地震
  • 1篇数据分析
  • 1篇强震
  • 1篇强震前
  • 1篇自然电位
  • 1篇方向性
  • 1篇磁暴
  • 1篇大同地震

机构

  • 3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3篇郭学增
  • 3篇郭建芳
  • 3篇张学民
  • 1篇翟彦忠

传媒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远震前的地电场潮汐波异常被引量:29
2007年
分析了5次远强震前河北省昌黎台、兴济台记录到的电场异常,发现该异常主要集中在震前2个月左右的时段内,具有很好的短临预报意义.震前电场呈现不同的异常特征,但与固体地球潮汐波变化关系密切,如半日、半月等潮汐波周期信号增强,引起电场变化幅度增大;或本该正常记录到的潮汐变化幅度突然减小或消失;以及高频信号增多并伴有跃变现象.分析异常产生机理认为,强震前的这种异常现象是震源区临震孕育过程中岩石弱化产生的电场异常,经自由空间或地壳传播到达地电台站后,与台站记录的电场潮汐波相叠加产生潮汐波增强或减弱现象.高频异常可能与台站下方岩石孔隙度、渗透率等介质性质的改变有关,反映了强震的远场动态效应.
张学民翟彦忠郭学增郭建芳
关键词:地电场短临预报
河北省数字地电场数据分析被引量:32
2006年
通过分析总结河北省数字地电场的正常场和异常信息,发现正常记录除了显示日变周期外,还记录到了半日和三分之一日周期,比较长的周期还有半月周期等;干扰信息主要与电极极化及磁暴等有关,大磁暴干扰一般会出现高频信号,破坏正常日变形态,其主要表现为多台同步等幅信号;对台站的电场方向性研究发现,在正常时段电场记录方向性显著,而磁暴记录期内方向性较差,显示外空异常源方向比较复杂。最后对一些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我们认为,目前的多极距地电场观测对排除干扰及异常识别带来很大方便,但共用电极的观测方式为异常识别增加了障碍。
张学民郭建芳郭学增
关键词:地电场磁暴多极距观测方向性
晋冀蒙交界地区强震前的电场异常被引量:9
2005年
分析了晋冀蒙交界地区3次6级以上地震前的电场变化,发现各台异常具有如下相似特征:1)异常形态绝大部分为阶变类型,即突升(或突降)-转平-突降(或突升)型;2)异常具有非常明显的短临特征,统计的10次异常中有9次在震前1个月内存在异常;3)异常的持续性,即地震发生后异常持续一段时间就突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同震结束的现象较少;4)单测向异常,即强震前一般只在台站的1个测向出现异常,文中研究的异常信息多出现在NW或EW方向,与震中方位有关;5)异常幅度与震级及震中距密切相关。最后,通过与水位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这类异常与地下流体的运移关系密切。
张学民郭学增郭建芳
关键词:自然电位大同地震张北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