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2081)
- 作品数:34 被引量:195H指数:8
- 相关作者:李铁虎林起浪李昊经德齐宋士华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九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添加对甲苯磺酸对中间相炭微球制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PTSA)不同添加量下,420℃恒温2 h热缩聚制备中间相炭微球。利用元素分析、激光粒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对甲苯磺酸添加量对中间相炭微球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煤沥青中添加PTSA可以提高中间相炭微球的收率和C/H;中间相炭微球的平均粒径随PTSA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添加量约1%时,所得中间相炭微球粒径小,尺寸分布窄,球形度好。
- 李晓婷李铁虎经德齐金伟
- 关键词:煤沥青对甲苯磺酸中间相炭微球
- 微波加热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炭被引量:5
- 2007年
- 以中间相炭微球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微波加热化学活化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了活化前后中间相炭微球的结构变化与不同活化条件对炭微球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活化后中间相炭微球的石墨微晶结构被破坏,所制得的活性炭是无定形组织.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容随着KOH/MCMB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KOH/MCMB较小时,比表面积和孔容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达到最大值后不再发生变化,在KOH/MCMB较大时,比表面积和孔容随活化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
- 冀勇斌李铁虎朱丽王小宪
- 关键词:微波加热活性炭
- 活性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以中间相炭微球(MCMBs)为原料,采用KOH、K2CO3分别对MCMBs进行活化,比较活化效果,发现KOH是一种有效的活化剂。通过KOH活化制备出比表面积达2775m2/g的活性炭。对活性炭进行XRD、BET比表面积与SEM分析,发现活化后MCMBs的石墨微晶结构被破坏,所制得的活性炭是由无定形组织构成的。活化机理为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钾插入石墨微晶片层的共同作用。
- 李铁虎常天杰冀勇斌王大为
- 关键词:高比表面活性炭化学活化
- 炭材料用改性煤沥青的结构及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进行了对甲基苯甲醛(4-MB)改性煤沥青(CTP)的中间相微观结构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4-MB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改性后煤沥青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组织结构显著改善,随交联剂4-MB用量的不同,可得到超镶嵌(SM)、广域(D)和小域(SD)三种光学结构;改性后煤沥青出现纤维结构,煤沥青的残碳率显著提高.因此,改性后的煤沥青有望作为优质的炭材料基体前驱体.
- 宋士华马明亮魏健宁李世斌李铁虎
- 关键词:煤沥青中间相微观结构
- 硅油/煤沥青乳液制备中间相炭微球被引量:15
- 2010年
-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耐高温硅油为分散剂和导热介质,通过在反应釜中混合形成硅油/煤沥青乳液来制备中间相炭微球(Mesocarbon Microbeads,MCMB)。利用SEM、激光粒度仪和XRD分析等,研究了硅油用量对MCMB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油添加量对MCMB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加入少量硅油后,MCMB粒径显著减小,分布均匀,小球表面较光滑,粘结现象减少,微晶结构得到改善,但四氢呋喃不溶物(THFI)收率降低。增加硅油用量,MCMB的粒径大小和微晶结构变化不大,小球之间粘结少,THFI收率增加,但小球表面附着小颗粒。当硅油/煤沥青的质量比为3∶1时,可得到粒径分布窄,D50为0.82μm,表面比较光滑,收率为8.2%的MCMB。
- 程有亮李铁虎李凤娟庄强经德齐赵廷凯
- 关键词:煤沥青热聚合中间相炭微球
- 氯化铝作用下煤沥青基中间相炭微球的形成历程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添加1%氯化铝的煤沥青在400℃热处理不同时间,得到一系列不溶于吡啶或丙酮的产物,利用SEM和TEM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合现有理论,研究氯化铝作用下中间相炭微球的形成历程。结果表明,平面大分子首先在氯化铝附近区域生成并富集,面面层积形成片层单元,片层单元析出非球形颗粒,均相成核,同步生长,最终形成小球体。小球体具有接触但不融并的特性,有望高收率地制备中间相炭微球。
- 经德齐李铁虎李昊程有亮张政权李凤娟
- 关键词:中间相炭微球ALCL3煤沥青
- 活性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活性中间相炭微球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材料。概述了活性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方法、活化反应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 施伟伟李铁虎王小宪经德齐程有亮
- 关键词:中间相炭微球比表面积活化
- 对苯二甲醛-煤沥青COPNA树脂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29
- 2007年
- 以煤沥青为单体、对苯二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缩合多核芳烃(COPNA)树脂。采用FT-IR和1H-NMR研究其反应机理;采用TGA-DSC研究该COPNA树脂的热行为。此外,研究了反应时间对COPNA树脂不同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沥青能够与对苯二甲醛合成COPNA树脂,其反应机理为酸催化下的阳离子型缩聚反应;COPNA树脂不仅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和炭收率,而且具有很好的粘结和工艺性能。
- 林起浪李铁虎
- 关键词:煤沥青对苯二甲醛
- 图像处理技术在测定沥青中间相含量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中间相含量作为炭材料前驱体沥青的一项关键指标,在研究和制备中间相沥青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图像处理法测定中间相含量在参考传统定量显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划分出偏光图像中的3个区域,有效地分辨出中间相和各向同性部分的灰度阈值,从而能较为便捷准确得出中间相含量。对比于选择性溶剂萃取法的结果,该法能更好地反映中间相的真实含量。
- 侯先亮李铁虎庄强王珍程有亮赵廷凯
- 关键词:煤沥青图像处理技术灰度阈值
- 对甲基苯甲醛改性煤沥青的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以对甲基苯甲醛 ( 4 - methyl benzaldehyde,简称 4- MB)为改性剂 ,在对甲苯磺酸( PTS)的作用下对煤沥青进行了改性研究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 ( FT- IR)和核磁共振氢谱 ( 1H-NMR)对煤沥青改性机理进行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 ( SEM)观察改性后煤沥青的形貌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改性沥青热解产物的光学结构 .结果表明 ,对甲基苯甲醛在酸性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与煤沥青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改性后煤沥青出现纤维结构 ,改性沥青热解产物的光学组织结构为较好的广域 ( D)结构 .因此 ,改性后的煤沥青有望作为优质的炭材料基体前驱体 .
- 宋士华马明亮魏健宁林起浪李铁虎李世斌杜大明
- 关键词:煤沥青对甲基苯甲醛改性光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