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504128)
-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3
- 相关作者:吴建军徐建明吴愉萍蒋艳梅侯宪文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铅与苄嘧磺隆复合污染对青紫泥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铅(0、100、300、500、800mg/kg)与苄嘧磺隆(0、5、10mg/kg)单独及其复合污染对青紫泥田水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污染物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对微生物生物量C、N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交互作用在各个取样时期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C、N的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第7~14天下降到最低点;而对微生物生物量C/N比的影响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 贾继元吴建军徐建民
- 关键词:铅苄嘧磺隆复合污染微生物生物量
-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8
- 2008年
- 以浙江富阳小冶炼厂附近水稻土为例,采用氯仿熏蒸法、稀释平板培养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铜、锌、镉、铅复合污染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重金属复合污染产生了响应,约41.82%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可由重金属污染来解释。污染程度高的土壤中,含脂肪酸12∶0,i15∶0,i17∶0,18∶0,i16∶0,19∶0相对较高的微生物占优势,而在污染程度低的土壤中,含脂肪酸20∶2ω6,9 c,20∶0,16∶1ω9 c,a15∶0,a16∶0,18∶1ω7,10M e16∶0,10M e19∶0的相对含量较高的微生物占优势。反映在具体类群上,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微生物向着Cm ic/Nm ic低、真菌相对含量增加,放线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含量相对减少的趋势发展。
- 吴建军蒋艳梅吴愉萍徐建明
- 关键词:重金属微生物群落PLFA水稻土
- 铅-苄嘧磺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7年
- 选用苄嘧磺隆除草剂和重金属铅组成复合污染体系,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代谢熵和磷脂脂肪酸为测试指标,在25℃暗培养条件下研究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嘧磺隆-铅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在低浓度时表现为简单加和作用,高浓度时表现为拮抗作用,浓度是影响交互作用类型的重要因子之一.磷脂脂肪酸图谱分析表明,丛枝菌根真菌的特征磷脂脂肪酸16:1ω5c的相对含量随污染物浓度升高而减少,而真菌特征磷脂脂肪酸18:2ω6,9c和放线菌类特征磷脂脂肪酸10Me17:0和10Me18:0的相对含量均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而增加,2种污染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
- 侯宪文吴建军徐建明
- 关键词: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