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678)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朱杏芬肖海军薛芳森辛洪芹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黄杨绢野螟滞育诱导及光温反应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探讨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越冬滞育特性,在自然条件与室内恒温下对黄杨绢野螟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与光敏感龄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的光周期反应属于长光照反应型,短光照是引起黄杨绢野螟幼虫滞育的主要因子。幼虫的光周期反应对温度敏感,在恒温25℃和28℃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h36min和12h50min。在日平均温度为26.7℃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3h40min。在恒温25℃条件下的滞育敏感虫龄试验表明,2~3龄幼虫即孵化后4~9d的幼虫对光周期反应最敏感。
- 肖海军辛洪芹朱杏芬薛芳森
- 关键词:黄杨绢野螟滞育光周期温度
- 温度对黑纹粉蝶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探讨温度对黑纹粉蝶Pierismelete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影响,系统调查了越冬蛹滞育解除后在不同恒温下的发育历期及其在自然条件下春后的羽化情况。结果表明:黑纹粉蝶雄虫和雌虫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阈值温度分别为7.1±1.5℃和7.4±0.4℃,滞育后发育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33.4±3.3日.度和155.7±5.3日.度。根据连续7年黑纹粉蝶越冬蛹在田间的羽化情况,结合当年春季滞育后发育阈值以上的温度,推算出田间50%个体成虫羽化时雄虫和雌虫获得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42.2±12.2日.度和149.2±13.8日.度,与滞育后发育的理论有效积温接近。据此,利用该理论上的发育阈值温度和有效积温,参照当年2-4月的气温,可预测田间越冬蛹50%个体成虫羽化的时间。
- 肖海军张中州朱杏芬薛芳森
- 关键词:越冬蛹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