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22777144)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何明朱辉陈新李飞李宝重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脂质体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紫杉醇脂质体
  • 1篇贲门癌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细胞角蛋白
  • 1篇细胞角蛋白1...
  • 1篇相关抗原
  • 1篇疗法
  • 1篇鳞状
  • 1篇鳞状细胞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作者

  • 2篇徐新建
  • 2篇李宝重
  • 2篇李飞
  • 2篇陈新
  • 2篇朱辉
  • 2篇何明
  • 1篇崔兴
  • 1篇吴笑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进展期贲门癌术前腹腔灌注紫杉醇脂质体化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贲门癌贲门切除术前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腹腔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对27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术前行紫杉醇脂质体腹腔灌注化疗,其中16例为低剂量组(紫杉醇脂质体60 mg),11例为高剂量组(紫杉醇脂质体90 mg)。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癌组织、癌旁组织、大网膜及淋巴结中的药物浓度;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癌细胞凋亡指数(AI);比较手术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腹腔灌注紫杉醇脂质体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后大网膜与癌灶的药物浓度较高,而正常胃黏膜内药物浓度较低(P<0.05)。高剂量组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高于低剂量组。用药后癌组织AI升高(P<0.05),而癌周组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腹腔灌注后在癌组织及大网膜中以较高浓度分布,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促进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李宝重陈新吴笑朱辉徐新建李飞何明
关键词:贲门癌腹腔灌洗化学疗法局部灌注紫杉醇脂质体
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SCC-Ag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变化,探讨联合检测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胸腔积患者113例,其中癌性胸腔积液78例,非癌性胸腔积液35例。采用免疫微粒电发光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的CEA、CYFRA21-1、NSE、SCC-A,分析癌性与非癌性胸腔积液间差异及其诊断癌性胸腔积液的准确性。结果癌性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SCC-Ag分别为19.60、12.60、13.20、3.07 ng/mL,非癌性胸腔积液中分别为2.20、3.37、4.10、3.50 ng/mL;癌性胸腔积液组中CEA、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非癌性胸腔积液,P均<0.05;NSE、SCC-Ag水平高于非癌性胸腔积液,但P均>0.05。CEA、CYFRA21-1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准确性为81.9%,高于CEA、CYFRA21-1、NSE、SCC-Ag单个指标的58.1%、77.0%、19.3%、33.6%,P均<0.05。结论癌性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NSE、SCC-Ag水平升高,CEA、CYFRA21-1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
陈新李宝重何明朱辉徐新建李飞崔兴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胸腔积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