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01082)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彭学标朱小亮蔡艳桃王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表达及基因型的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CR1)基因型及数量表达,分析CR1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作CR1基因型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R1的数量表达。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红细胞CR1分子高表达基因型明显降低,而低表达基因型明显升高;SLE患者红细胞CR1数量表达明显降低,与SLEDAI呈负相关,且活动期低于非活动期。结论红细胞CR1分子的表达与SLE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对SLE患者进行红细胞CR1分子的定量测定,对病情判断有参考价值。
- 彭学标汪一琴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型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第四外显子第677位C→T突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0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作MTHFR基因分型。结果SLE患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而活动期SLE患者与非活动期SLE患者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组MTHFR基因TT型占62.5%,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和正常人对照组(15%)。MTHFR基因677位发生C→T突变可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且TT型的效应要明显强于CT型的效应。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是影响SLE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MTHFR基因第677位TT型是SLE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紧密连锁。
- 彭学标蔡艳桃王娜
- 关键词:红斑狼疮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高半胱氨酸多态性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急性期蛋白反应因子的表达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急性期蛋白反应因子 (APRF)的活性水平 ,以及IL 6和IL 10对APR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凝胶阻滞电泳 (EMSA)的方法检测 4 0例SLE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PBMC中DNA结合蛋白APRF的表达水平。结果 所有活动期SLE患者均出现APRF电泳条带 ,17例非活动期SLE患者中有 10例出现APRF条带 ,而正常人对照组无 1例出现。 7例未出现APRF电泳条带的非活动期SLE患者PBMC加IL 10处理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APRF表达 ,而加IL 6处理时仍未出现APRF电泳条带。结论 SLE患者存在APRF的异常表达。在SLE中 ,IL 10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某些调控机制 (如蛋白激酶 )可能发生改变 ,从而使得核内的APRF激活转录 ,提示IL 10很可能是通过APRF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反IL 6在SLE发病的作用机制很可能与APRF无关。
- 彭学标
- 关键词: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LC3)的表达。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40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及MAPLC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组PBMC中MAPLC3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尤以活动期SLE患者更为显著。SLE患者组Beclin-1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活动期SLE患者Beclin-1 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SLE患者PBMC的自噬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
- 彭学标
- 关键词: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ECLIN-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IL-18的表达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8(IL 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40例SLE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中IL 18分泌水平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PBMC)IL 18mRNA表达量。结果 SLE患者血浆IL 18水平及PBMCIL 18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活动期SLE患者血浆IL 18水平及PBMCIL 18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对照 (P均 <0 .0 1)。结论 外周血IL 18可能并未参与SLE的早期发病过程 ,但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 ,IL 18分泌水平升高 ,可能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 彭学标朱小亮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IL-18白细胞介素18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