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X049)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艳艳格明福徐蕾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西南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身体
  • 2篇圣人
  • 2篇老子
  • 2篇《老子》
  • 1篇新语
  • 1篇性别
  • 1篇学理
  • 1篇仪式
  • 1篇仪式化
  • 1篇隐喻
  • 1篇婴儿
  • 1篇正名
  • 1篇儒家
  • 1篇身体美学
  • 1篇身体性
  • 1篇身体主体
  • 1篇审美视域
  • 1篇审美体验论
  • 1篇省察
  • 1篇士人

机构

  • 5篇汕头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工业...

作者

  • 4篇张艳艳
  • 3篇格明福
  • 2篇徐蕾
  • 1篇杨庆杰

传媒

  • 2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魏晋士人身体美学的学理省察——以《世说新语》为核心的探讨
2014年
魏晋士人对于身体主体的审视,依然以"神契道境"为本,却已不舍形色容止,形色容止之美才是葆有清逸之境的确切落实。察其因由,形神表里符契的层次性身体构成是其隐在之底色,自《人物志》显其端倪,魏晋士人身体观承此底色,一转孟子践形论之德性身体诉求,再转两汉以形神骨相辨福寿贤愚之材质属性义。不同于庄子超越形神、妙契道境的自然身体观,魏晋士人贞认即形即神、清逸之气贯注的才性格调之体。以形色见神意,开出其身体美学之学理依托。
张艳艳
关键词:身体
儒家“身体”正名被引量:4
2011年
"身体"内涵的含混不清,是儒家身体观在当前颇受争议的关键原因之一。从字源义的角度分析,"身"与"体"都与身体密切相关,但是二者都不能等同于现代汉语意义上的身体,而且二者在内涵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决定了对儒家"身体"概念的界定,必须结合思想的角度来分析。从儒家经典文本来看,当他们提到"身体"时,想到或意指的不仅仅是我们今天这个生理意义上的肉体,而是与其他各事物密不可分,关联着体验、践履、身体力行等涵义,从而使其思想呈现出重视"身体性"的特点。
格明福徐蕾
关键词:身体身体性
广告、女性身体及女性主义被引量:12
2015年
受西方父权批判理论以及消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国内理论界对广告中的女性身体形象持一种猛烈批判的态度。这种批判在提醒我们警惕对女性身体过度商业化和父权规训的同时,却忽略了"何为女性本真"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实际上,女性本真只能是女性之所是,而非男性所不是。在此基础上,新的女性主义身体话语对传统批判不屑一顾,而是对女性之本真给予积极张扬,对女性时尚给予积极追求,对与此相关的超短裙、假睫毛、高跟鞋等关联之物给予积极肯定。我们应该让女性去发展她们自己的女性意识,承认女性具有自主的审美认知,还给女性的美丽追求一份轻松,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持一种宽容的心态。
格明福
关键词:广告父权女性身体女性主义
《老子》之“身”辨:“有身”“无身”与“为身”
2016年
在老子以气构生的有机身体观及身物关系格局中,甄别形躯之身与精神之身并非是老子论身的关键;在目、心、志与腹、骨、气的对照关系中,老子有着对身体主体构成及其价值指向的贞认。以"无身"为身,勘破现实之身在形塑过程中的失真状态,消解形塑现实之身的价值属性,以回复身体之自然原初状态为终极诉求,建构老子理想之身;以"无身"为身所实现的消解与构建揭示出老子身体观的价值旨趣。
张艳艳
关键词:圣人
礼:身体仪式化之“为”——儒家礼仪观的身体向度被引量:7
2012年
在身体观的视角下,儒家对仁与礼的强调,呈现出礼以化身、即身而仁在的特点。以身体为根基,以践履为实现的人的礼仪化存在,使礼在实际上表现为身体的仪式化之"为"。这种仪式化的"为"对身体的约束,强调与人的真性情相通,与西方传统哲学中对身体制度化、格式化的规训和惩罚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使礼不仅仅是身体的形化,同时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形化。在这个意义上,礼隐性地涵盖了作为整体的社会性领域,或者说,社会关系的平衡被转喻在身体之上,礼仪规范下的人的身体的流动,则成为对宇宙以及社会秩序的一种维持。
格明福徐蕾
关键词:身体仪式
域外汉学《老子》性别议题的三个面向——女性至上、雌雄同体及无性别被引量:1
2018年
在《老子》与性别的研究议题中,女性至上论者与无性别论者错将女性或婴儿当成身体主体。作为对"道"与圣人特质的隐喻表述,母、牝、雌、婴儿是身体意象而非身体主体。《老子》中富有主体性的人格构建是圣人,其社会性别呈现出雌雄同体的双性气质,在人人皆可成圣的境界形态中,打破生理性别的壁垒,建构双性同体的社会性别身体认同。这一《老子》性别议题的潜在意义与当代性别理论的发展遥相呼应。
张艳艳
关键词:《老子》婴儿圣人雌雄同体概念隐喻
审美视域中的本体与存在——王阳明良知本体论与西方两种良知学说的比较论析
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心学思想集中国古代良知学说之大成,代表了中国古人思考"良知"问题的最高理论成就。"良知本体论"蕴涵了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关涉到中国古人安身立命的各个方面。在王阳明看来,"良知"的发用流行同时也就是个...
杨庆杰
文献传递
浑沌·感通·通感——庄子身体理论视域下的通感审美体验论被引量:1
2012年
在庄子的身体理论视域中,对通感体验发生的身体主体情态进行哲理层面的反思与考察。庄子以气构生的身体观念与中古通感审美体验存在勾连关系,通感体验的特性不仅在五官感官的互通,其本质应在超越具体感官层面的生命一体融通,甚而物我一体会通。以欧洲象征主义诗学的哲思考察为参照,见出通感体验是中古主导文化观念支持的中古审美体验模式的普遍性特质。
张艳艳
关键词:通感身体主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