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286)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栗冬梅刘起勇宋秀平刘云彦王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山东大学北京市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巴尔通体
  • 3篇抑菌浓度
  • 2篇体外
  • 2篇最低抑菌浓度
  • 2篇猫抓病
  • 2篇耐药
  • 2篇汉赛巴尔通体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抑菌
  • 1篇抑制剂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原体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制剂
  • 1篇实时荧光

机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传染病预防控...
  • 1篇北京市丰台区...

作者

  • 6篇栗冬梅
  • 5篇刘起勇
  • 4篇宋秀平
  • 3篇刘云彦
  • 2篇王君
  • 1篇陈忠科
  • 1篇黄儒婷
  • 1篇孙继民
  • 1篇苗志刚
  • 1篇焦铭
  • 1篇倪文丽
  • 1篇姜亚运
  • 1篇吴凡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巴尔通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人类正面临着此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的局面,其诊断、治疗和预防依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临床和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介绍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报道的538份巴尔通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重点阐述了巴尔通体和相关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治疗以及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预测这些研究将对人类理解和控制巴尔通体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云彦栗冬梅刘起勇陈忠科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巴尔通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猫抓病
一群古老又新鲜的致病菌:巴尔通体被引量:7
2016年
巴尔通体是一群革兰染色阴性、营养要求苛刻的兼性胞内寄生菌,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可引起多种人兽共患病。为了解巴尔通体相关研究现状,该文利用Go Pub Med数据库文献统计功能分析巴尔通体相关研究的时间、地域及作者等分布情况,并整理分析了近年发布的新种和基因组相关研究现况。通过梳理巴尔通体研究脉络,概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栗冬梅
关键词:巴尔通体基因组病原体GOPUBMED
汉赛巴尔通体红霉素体外诱导耐药研究
2015年
目的体外诱导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的耐药菌株,初步探索其耐药的发生规律。方法选取对红霉素均敏感的汉赛巴尔通体参考株Houston-1(ATCC 49882)和6株国内猫分离株作为出发菌株。出发菌株连续培养3代后开始诱导,红霉素起始浓度为出发菌株初始MIC的1/4,逐级倍增诱导浓度,直至菌株停止生长或诱导成高度耐药菌株。采用E-test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耐药前后试验菌株对红霉素和其他10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s,MICs)。同时测定出发菌株无药传代后菌株的MICs值。结果经过12代诱导,6株菌除获得对红霉素耐药(MIC值>256 mg/L)外,对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也产生耐药(MIC值>256 mg/L)。出发菌株自然传代30次后,有4株菌对克林霉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情况没有变化。结论通过体外浓度递增法首次成功诱导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耐药,并产生对同系药物阿奇霉素的耐药和林克酰胺类克林霉素的耐药,提供了苛养、包内寄生菌耐药菌株模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巴尔通体对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相关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宋秀平刘起勇刘云彦栗冬梅
关键词:汉赛巴尔通体红霉素耐药最低抑菌浓度
巴尔通体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优化巴尔通体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检测多种抗生素对巴尔通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并分析耐药性。方法优化Etest法试验条件;将该方法与琼脂稀释法进行比较,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采用Etest法,检测了7株ATCC参考株对22种抗生素的MICs,数据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结果确定含5%羊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2.0 MCF(麦氏浊度)度为最佳细菌接种浓度,7天为最佳孵育时间。测试的7株巴尔通体在体外对强力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MIC<0.016),对克林霉素等4种抗生素MIC偏高。结论 Etest法简便易行、定值准确、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巴尔通体体外药敏试验,并获得了巴尔通体的一些体外药敏数据,为将来制订巴尔通体药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宋秀平刘起勇栗冬梅孙继民吴凡黄儒婷
关键词:巴尔通体药敏试验最低抑菌浓度
巴尔通体液体培养条件简化及生长曲线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应用一种昆虫细胞培养基作为基础成分培养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ecies),建立一种操作方便、高效稳定的巴尔通体液体培养方法。【方法】昆虫细胞培养基中添加10%胎牛血清,以此为基础培养液分别添加蔗糖和谷氨酰胺,比较这两种成分对汉赛巴尔通体(B.henselae)和五日热巴尔通体(B.quintana)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其他10种巴尔通体在简化后的培养液中的生长特性。【结果】添加蔗糖和谷氨酰胺不会明显促进巴尔通体的生长,10种巴尔通体在简化后的培养液中均生长良好。不同种巴尔通体生长曲线不同,汉赛巴尔通体和五日热巴尔通体的世代时间分别为5.2 h和4.3 h,生长速度快于固体培养。【结论】以昆虫细胞培养基作为基础成分的培养液适于巴尔通体液体培养,特别是对一些更难培养的巴尔通体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培养方法。
栗冬梅苗志刚宋秀平王君刘起勇
关键词:巴尔通体猫抓病
外排泵抑制剂对汉赛巴尔通体多重耐药性的影响
2015年
目的体外诱导使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产生多耐药,检测外排泵抑制剂在巴尔通体多重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株敏感菌株,顺序逐级倍增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诱导浓度,诱导成为耐药菌株。检测多耐药菌株加入羰酰氰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3-chlorophenylhyrazone,CCCP)前后的MICs值的变化。结果 6株获得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MICs>256mg/L)和环丙沙星(MICs>32mg/L)的联合耐药;4株菌获得对上述抗生素(MICs>256mg/L)和多西环素(MICs为4mg/L)的联合耐药。加入5mg/L CCCP后,红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对敏感菌与耐药菌的MICs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获得汉赛巴尔通体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和多西环素联合耐药菌株,外排泵抑制试验提示外排作用不是这些抗生素的主要机制。
宋秀平刘起勇刘云彦王君焦铭倪文丽姜亚运栗冬梅
关键词:汉赛巴尔通体耐药最小抑菌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