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285) 作品数:9 被引量:23 H指数:3 相关作者: 赵微 王文 杜海婷 张尚松 赵健 更多>> 相关机构: 辽宁医学院 锦州医科大学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人星状病毒I型非结构蛋白nsP1a及其C末端蛋白nsP1a/4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2015年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HastV非结构蛋白nsP1a及C末端蛋白nsP1a/4含有各种保守的功能结构域,在星状病毒的复制、转录,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为获得nsP1a及其nsP1a/4蛋白,为后续蛋白相关研究提供平台,本研究在E.coli系统中进行人星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a及nsP1a/4蛋白的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首先将nsP1a及nsP1a/4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nsP1a及nsP1a/4蛋白融合表达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摸索两种融合蛋白表达的最优条件并对表达蛋白进行免疫印迹鉴定。结果表明nsP1a蛋白在30℃,1mM IPTG诱导12h时,蛋白表达量达到最高;nsP1a/4蛋白在20℃,0.5mM IPTG诱导8h时,蛋白表达量达到最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种融合蛋白既可与nsP1a蛋白免疫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也可被GST标签抗体所识别。本研究成功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并鉴定了人星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a及其C末端蛋白nsP1a/4,为进一步研究星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功能及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刘文慧 阚丽丽 崔永胜 谭李倩 梁雪雪 李新 赵微关键词: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大蒜素体外抗猴甲型轮状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大蒜素体外抗猴甲型轮状病毒(SA11)的作用。方法通过病毒滴度测定来确定大蒜素能否抗SA11以及最佳浓度。结果大蒜素对MA104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为100 mg/ml,病毒滴度测定可以得出,50 mg/ml的大蒜素可以抑制SA11感染的MA104细胞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PE)。结论一定浓度的大蒜素在体外有抗SA11的作用。 王佳美 王胜男 陈江曼 赵微 李永刚关键词:大蒜素 抗病毒 辽西五市鸡星状病毒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为了研究辽西地区鸡群感染星状病毒的情况。方法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辽西五市114份亚临床症状鸡粪便样本中的鸡星状病毒(chicken astrovirus,CAstV),并进行多重序列相似性分析,以代表的6株病毒ORF1b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样本中CAstV的阳性检出率为61.40%(70/114)。多重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得到的CAstV序列与我国上海分离到的PeAstV(Sequence ID:HQ662578.1)相似度为98%,且毒株序列全部聚成一支,位于CAstV亚群中,毒株内高度保守,但与其他禽类星状病毒差异较大。结论鸡星状病毒的感染在亚临床症状鸡群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鸡群造成潜在的威胁。本研究对辽西五市鸡星状病毒进行了检测及序列分析,为预防和控制鸡星状病毒的地方性流行以及鸡星状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刘念 姜秀芳 王宇彤 于漫 赵微人星状病毒非结构蛋白C末端nsP1a/4蛋白6种删除突变体的构建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通过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HAstV非结构蛋白nsP1aC末端蛋白nsP1a/4是诱导凋亡的主要功能性蛋白,可能含有与凋亡相关的重要结构域。为了探索nsP1a/4蛋白中的凋亡结构域,本研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根据nsP1a/4蛋白功能性结构域的位置,选择不同的删除位点,构建nsP1a/4蛋白及不同结构域删除的nsP1a/4蛋白突变体,并将其转染BHK21细胞,在转染的24~72h检测重组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24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融合nsP1a/4蛋白和其突变体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7种融合蛋白均能在体外细胞中高效表达,72h表达量明显高于48h。这些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nsP1a/4蛋白及其删除突变体可在BHK21细胞中表达,可用于HAstV非结构蛋白nsP1a/4的凋亡结构域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HAstV分子致病机制提供研究平台。 赵微 牛科 赵健 金一鸣 隋婷婷 王文关键词:星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 融合蛋白 凋亡机制 人星状病毒1型野毒株的培养及生物学鉴定 2018年 目的研究人星状病毒1(HAst V-1)型野毒株的分离方法、细胞培养适应条件及相应生物学性质。方法对收集的腹泻粪便样品,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HAst V检测。阳性样品按常规方法处理,并进行细胞培养分离及最佳培养条件确定,将毒株连续传10代,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的增殖,细胞荧光灶法进行滴度测定,采用RT-PCR进行特异性基因组稳定性检测。结果通过检测野毒株为HAst V-1d亚型。将其中编号为JZ-10的毒株进行传代培养。该毒株在传代过程中无明显细胞病变,在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中传代适应培养10代(P10)后,病毒能够稳定增殖并具有良好的识别HAst V抗体的能力。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基因拷贝数与病毒滴度增加,P10代病毒基因拷贝数达2.7×107,病毒感染性滴度达6.97 log FFU/ml。在传代过程中,病毒基因组核酸序列稳定,无突变。结论该实验获得HAst V-1型JZ-10细胞适应毒株,为后续进行该病毒的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梁雪雪 刘鹏飞 谭李倩 李明 赵微关键词:CACO-2细胞 适应性 生物学性质 Outbreak of human astrovirus 1 lineage 1d in a childcare center in China 被引量:9 2016年 Dear Editor,Astrovirus is an enteric virus associated with sporadic diarrhea or large outbreaks of gastroenteritis(Mendez et al.,2013).Until 2008,human astroviruses(HAst Vs)were classified into eight serotypes—HAstV-1 to HAstV-8—based on the reactivity of their capsid protein with type-specific antibodies.Among these serotypes,HAstV-1is the most prevalent globally.However,some divergent new astroviruses(MLB1/MLB2,VA1/VA2/VA3, Meiling Hou Xuexue Liang Liqian Tan Pengfei Liu Wei Zhao锦州地区腹泻住院儿童星状病毒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星状病毒在锦州地区儿童群体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3月期间采集锦州市三家医院(锦州市附属一院、锦州市妇婴医院、锦州市中心医院)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粪便中的星状病毒,分析星状病毒在腹泻儿童中的感染率,感染型别,并进行毒株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53份粪便样本中,星状病毒感染29例,感染率12.3%,序列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均为星状病毒Ⅰ型1d亚型。结论星状病毒可能是锦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并以HAstV-Ⅰ型1d亚型为主要流行毒株。 王文 牛科 阚丽丽 张尚松 杜海婷 赵微关键词:星状病毒 儿童 腹泻 感染率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星状病毒衣壳蛋白ORF2互作的宿主蛋白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筛选人星状病毒(HAstV)衣壳蛋白ORF2与宿主细胞互作的蛋白质。方法构建HAstV ORF2蛋白的重组载体pGBKT77-ORF2,以其作为诱饵质粒,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从人结肠癌细胞Caco-2 cDNA文库中筛选与ORF2蛋白互作的蛋白。以HAstV-1病毒株的衣壳蛋白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定向克隆构建诱饵载体pGBKT7-ORF2。通过菌落PCR和测序验证质粒在酵母细胞Y2H中正确表达。明确ORF2蛋白对酵母细胞无毒性,无自激活活性。将含有pGBKT7-ORF2的酵母菌株与靶标Caco-2 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验证及测序。结果获得15个与ORF2互作的宿主蛋白,分别为FN1、COMMD1、RASAL2、BMP4、RPL11、RBM8A、SUMO1、WWC2、NGDN、HINFP、RPS7、IMMT、UBE2I、EEF1A1和FTL。结论成功筛选出15个与HAstV ORF2互作的蛋白,为研究星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ORF2蛋白功能及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香雨 于漫 聂梓陶 陈彦如 王嘉会 韩喜彬 赵微关键词:星状病毒 酵母双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