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630187)

作品数:12 被引量:149H指数:9
相关作者:潘雄锋杨越张维维王元地史晓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能源
  • 2篇能源效率
  • 2篇经济学
  • 2篇空间计量经济
  • 2篇空间计量经济...
  • 2篇计量经济
  • 2篇计量经济学
  • 2篇管理科学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对外贸易
  • 1篇政府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国区域创新
  • 1篇生态
  • 1篇时空演变特征
  • 1篇收敛性
  • 1篇收敛性分析
  • 1篇碳排放
  • 1篇企业
  • 1篇企业利润

机构

  • 1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作者

  • 11篇潘雄锋
  • 5篇杨越
  • 3篇张维维
  • 2篇刘凤朝
  • 2篇史晓辉
  • 2篇王元地
  • 1篇张娜
  • 1篇李良玉
  • 1篇汤二子
  • 1篇王蒙
  • 1篇舒涛
  • 1篇马运来

传媒

  • 2篇管理工程学报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运筹与管理
  • 2篇管理评论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研究与发展管...
  • 1篇第九届中国科...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1990-2008年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支出和金融科技贷款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弹性系数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且这种阶段性特征变化与国家科技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变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今后政府应进一步制定相关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以推动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潘雄锋史晓辉王蒙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状态空间模型
专利许可、技术学习与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被引量:12
2012年
本文提出技术许可引进导致企业创新能力成长的三环节路径假设,并采用87家中国企业2000—2003年的技术许可及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技术许可引进使技术受让企业引入新的知识要素,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提升企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匹配性;许可技术推动技术许可企业和受让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受让企业获得许可企业的知识溢出提供组织载体;基于技术许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致企业加大技术学习的研发投入.
王元地刘凤朝潘雄锋
关键词:技术学习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基于现有研究大多侧重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测算,而对于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关注不够的缺陷,本文首先利用数据包络方法对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具有空间外溢效应,产生这种空间外溢效应的原因在于各地方政府为实现政府科技投入效率提高的目标而通过学习、模仿相邻地区政府制定相关科技管理的新政策和新制度等做法来提升该地区的政府科技投入效率,也即各地区对于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提升具有"邻里模仿"的现象。②在纳入空间因素的前提下,市场化程度、财政分权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对我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要提高我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应突破以往拼绩效拼成本的恶性竞争格局转而多考虑合作的"多赢"的竞争模式,加强各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还应推动地方政府科技投入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转化,完善财政分权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设计,加大对居民科技创新知识的普及教育。
王元地潘雄锋杨越
关键词:空间计量经济学
我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的时空格局动态演化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本文采用1997-2008年的统计数据,首先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视角,运用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能源效率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时空格局演化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探寻影响我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变化的空间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能源效率存在着空间依赖性,近邻效应显著;我国能源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能源效率较高的省区集聚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能源效率较低的省区则主要集中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且扩散效应在逐步增强,极化效应在逐步减弱,区域差异呈缩小趋势。
潘雄锋李良玉杨越
关键词:能源效率DEA
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
本文在对FP&S和H&M的创新能力分析框架进行修正的基础上,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和创新品牌四个维度建立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框架,以此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全局的...
潘雄锋刘清赵一霖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
文献传递
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方法对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市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了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在逐渐增强,同时,产业结构、能源价格和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会抑制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价格和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能源结构的影响则不显著。
潘雄锋杨越张维维
关键词:能源效率空间计量经济学
生产技术进步、企业利润分配与国民经济发展被引量:10
2013年
生产技术进步已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通过对微观企业行为决策的研究可以发现生产技术进步对企业利润分配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假定所有企业的技术进步速度是相同的,研究发现:①生产技术进步对部分企业特别是生产技术先进的企业会造成利润损失,即"技术侵蚀利润"现象。②生产技术进步会导致国民产出增长,从而提供了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微观分析框架。技术进步会改善劳动者的福利,但是技术进步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所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质量即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存在局限性。③生产技术先进的企业会受到技术进步的不利影响,摆脱这种消极影响的唯一办法是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从而对技术的生产特性提供了新的认识。"技术侵蚀利润"对中国国有企业亏损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解释,从而对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务必重视自身技术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撑。
汤二子刘凤朝张娜
关键词:技术进步利润分配经济发展技术特性
中国专利结构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85~2009年我国专利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某一类专利的发展不仅与该专利前期的发展有关,而且还受到其他专利的影响,发明专利的重要性最为明显,不仅有利于促进本身而且还能促进另外两种专利的发展。要实现我国专利的快速发展,应保持专利政策的长期稳定,深入挖掘发明专利的潜力,充分发挥发明专利对其他专利的带动作用。
潘雄锋舒涛张维维
关键词: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
基于空间效应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收敛性分析被引量:33
2013年
基于现有研究忽视区域之间空间效应的缺陷,本文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创新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空间自相关Moran's I检验显示,中国区域创新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明显的集群趋势;纳入空间效应的中国区域创新收敛性估计结果发现,1990—2008年间中国区域创新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均是促进中国区域创新收敛的重要因素。
潘雄锋张维维
关键词:收敛性
城市创新生态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文章在对城市创新生态的概念及结构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结构和状态两方面建立了城市创新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对国内大中型城市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指标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法,对我国19个样本城市的创新生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往往也是创新生态比较好的城市,并且被评价的19个城市可以划分为状态-结构均衡型、结构劣势型和状态劣势型等三种类型。
潘雄锋马运来
关键词:城市创新生态指标体系集对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