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3059)
-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3
- 相关作者:梁美娜朱义年刘辉利蔡芬芬邹惠仙更多>>
- 相关机构:桂林工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对砷的吸附作用被引量:14
- 2007年
- 用均匀沉淀法、溶胶-凝胶相转移法和溶胶-凝胶蒸发干燥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铁,研究了制备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以上3种方法制备的氧化铁,颗粒均在100-300nm之间。用溶胶-凝胶蒸发干燥法制备的样品C和样品D具备典型α型Fe2O3的物相特征。吸附实验表明,合成的纳米氧化铁对砷(V)均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在初始砷质量浓度为2mg/L,pH值在4.0-6.0的范围内,能使溶液中的砷含量降到0.01mg/L以下,且吸附速度快,平衡时间短。溶胶-凝胶蒸发干燥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铁在pH值为3.0、7.0和10.0时的最大砷吸附容量分别为30.96、30.58和17.06mg/g,与其他纳米氧化物相比,用此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铁对As(v)有较大的吸附能力,较普通块体氧化铁的吸附除砷性能更优。其吸附等温线能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确定系数R^2〉0.95。
- 梁美娜刘海玲刘树深朱义年
- 关键词:纳米氧化铁砷(V)
- 氢氧化铁对砷的吸附与沉淀机理被引量:37
- 2009年
- 研究了吸附反应时间为50d和1120d时,As(V)初始浓度和pH值对氢氧化铁吸附砷的影响,并利用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和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对吸附砷后的氢氧化铁固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铁对砷的吸附能力与pH有关,在弱酸性到弱碱性条件下,吸附砷的能力最强;在低初始砷浓度(0.01~1mmol.L-1)和相同pH条件下,吸附率随砷浓度增高而增大.当pH=3、7和12时,吸附等温线都可用Freundlich公式来进行拟合,低初始砷浓度下(0.001~1mmo.lL-1),R2>0.99,高初始砷浓度下(5~1000mmol.L-1),R2>0.93,吸附反应时间对吸附能力影响不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pH=3条件下,初始砷浓度为50mmol.L-1和500mmol.L-1时,吸附后氢氧化铁固体的红外光谱图上As—O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分别位于806.11cm-1和821.54cm-1;表明吸附后的氢氧化铁表面有少量的砷酸铁晶体沉淀存在,砷在氢氧化铁表面的平均密度对砷在氢氧化铁表面存在形态有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砷可能是以双配位表面络合的质子化的FeO2As(O)(OH)-和非质子化的≡FeO2As(O)2-形态存在于氢氧化铁表面.
- 刘辉利梁美娜朱义年蔡芬芬邹惠仙
- 关键词:氢氧化铁砷等温线
- 25℃时Ca_5(As_xP_(1-x)O_4)_3F固溶体的溶解度与稳定性研究
- 2011年
- 通过在25℃和不同pH值条件下对人工合成Ca5(AsxP1-xO4)3F固溶体的溶解实验,确定其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得出它的溶度积和生成的自由能(?Gf0),并讨论其用于沉淀法处理含砷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a5(AsxP1-xO4)3F固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稳定范围与pH有关.在酸性条件下,水溶液中的As的浓度要比同种样品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浓度高10倍以上.Ca5(AsxP1-xO4)3F固溶体溶解时,As的浓度随着P∶As物质的量比升高而降低.计算结果表明,在25℃和pH=6的条件下,Ca5(AsxP1-xO4)3F固溶体的溶度积和自由能随着P∶As摩尔比的升高而降低.
- 许立巍朱义年梁美娜何娜龙腾锐
- 关键词:砷氟磷灰石固溶体溶解度
-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微量砷被引量:3
- 2008年
- 优化了测定水中微量砷的流动注射一氢化物发生一原子吸收光谱法:当水样中HC浓度为10%时,用1%碘化钾-1%抗坏血酸进行预还原,再用0.5%KBH。一0.125%NaOH溶液为还原剂,分别以1%HEl溶液及氨气为载液及载气(流速50mL/min),该方法测砷的灵敏度为0.16μg/L,检出限为0.066μg/L,最低检测浓度为0.48μg/L,相对误差3.8%,相对标准偏差1.12%,回收率在100.9%-106.2%,具有分析简便、准确、快速、干扰少的特点。
- 刘辉利梁美娜梁延鹏朱义年
- 关键词: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砷
- 不同材料的生态混凝土对污水净化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为比较不同材料所制成的多孔混凝土对有机污水净化的效果,采用了不同的材料来制作3种混凝土反应柱,一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粗砂制作的混凝土,二为复合硅酸盐水泥与粗砂制作的混凝土,三为复合硅酸盐水泥与红粘土制作的水泥土。实验所用的污水采自某污水处理厂,其组分以生活污水为主。试验结果显示,在同等的条件下,由复合水泥(25%)与红粘土(75%)制成的水泥土反应柱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最佳。显微镜照片显示,水泥土表面的微生物生长最为旺盛。鉴于水泥土的制作成本低、处理污水的效果显著,废弃不用时可破碎作为耕土,不需考虑其耐久性问题,因而应是今后用于污水处理的最佳生态混凝土。
- 蓝俊康刘宝剑
- 关键词:生态混凝土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