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65B03)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卞景阳洛育张凤鸣孙世臣姚鑫淼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水稻
  • 2篇低温胁迫
  • 2篇胁迫
  • 1篇芽期
  • 1篇延迟型冷害
  • 1篇栽培
  • 1篇食味
  • 1篇水稻分蘖
  • 1篇水稻品种
  • 1篇水稻芽
  • 1篇水稻芽期
  • 1篇死苗
  • 1篇死苗率
  • 1篇品种(系)
  • 1篇米饭
  • 1篇耐冷
  • 1篇粳稻
  • 1篇抗旱
  • 1篇抗旱性
  • 1篇抗冷

机构

  • 6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篇卞景阳
  • 2篇孙世臣
  • 2篇张凤鸣
  • 2篇洛育
  • 1篇关海涛
  • 1篇程爱华
  • 1篇冯延江
  • 1篇李霞辉
  • 1篇卢淑雯
  • 1篇王麒
  • 1篇孟庆虹
  • 1篇姚鑫淼
  • 1篇王萍

传媒

  • 3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5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低温胁迫对水稻分蘖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对黑龙江省10个水稻品种进行分蘖期低温胁迫研究,分析得出松粳9号分蘖期耐冷性最强,各低温胁迫条件下以12℃/7d处理10个水稻品种更能区分不同品种之间的耐冷性。
卞景阳
关键词:水稻分蘖低温胁迫
超级稻龙稻5号10500kg/hm^2高产栽培模型的建立
2010年
为探索超级稻龙稻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水平的栽培密度、氮肥和钾肥的田间小区试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显示,制约龙稻5号产量的各因子顺序为:施氮量>插秧密度>施钾量。得出龙稻5号高于10500kg/hm2的高产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19.34~24.15穴/m2,施N量172.65~180.00kg/hm2,施K量34.05~67.2kg/hm2。
洛育张凤鸣孙世臣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黑龙江省抗旱水稻品种(系)的筛选被引量:5
2009年
从水稻生长密切相关的生育期和农艺性状指标,探讨了黑龙江省近几年来主栽的68份水稻品种(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栽培稻旱作较水作生育期延长、株高降低、分蘖减少,每穗实粒数降低。通过抗旱力指数法的综合鉴定得出本试验中综合抗旱能力较好的水稻品种(系)有:牡丹江22、东农425、垦稻12、牡丹江19、龙稻6号,抗旱综合指数均达到70%以上。
王麒冯延江张小明卞景阳桂翰林张秀红王萍
关键词:水稻抗旱性
低温胁迫对黑龙江省水稻芽期抗冷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对黑龙江省不同熟期的21个水稻品种进行低温胁迫研究,以水稻死苗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得出不同熟期水稻的死苗率中熟品种>晚熟品种>早熟品种,各低温胁迫条件下以3℃/13 d处理21个水稻品种死苗率在0~100%分布最为均衡。
卞景阳
关键词:水稻死苗率低温胁迫
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耐延迟型冷害能力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的方法,对黑龙江省30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萌发期和分蘖期耐冷性鉴定,以期筛选出耐延迟型冷害强的品种。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在萌发期耐冷性上差异较大,筛选出耐延迟型冷害较强的品种为‘龙粳16号’、‘龙粳18号’、‘龙粳22号’和‘松粳12号’,这些品种在10℃下低温发芽率高且分蘖期低温处理后延迟生育日数少,是可以作为直播栽培的品种。
孙世臣张凤鸣洛育
关键词:水稻延迟型冷害耐冷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粳稻食味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利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江苏省的88份常规粳稻品种,建立了适合中国粳稻食味评价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感官食味试验采用小样品感官试验综合评分法,其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感官综合评分与气味、色泽、外观完整性、味道、口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粳稻感官食味评分值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值的回归分析,得到7个自变量(4个波长的吸光度、碎米率、裂纹米率和香气系数)的预测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均达到0.699~0.799的极显著相关,经验证该预测回归方程能够较好的预测粳稻的米饭食味品质。
孟庆虹李霞辉三上隆司河野元信卢淑雯程爱华姚鑫淼关海涛
关键词:粳稻米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