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9BB5027)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胡川闽熊剑李鹏申涛周继祥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咸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BP促进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4结合蛋白(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4 binding protein,IBP)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侵袭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Transwell试验,将穿膜细胞进行染色计数并分析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明确IBP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波形蛋白和角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比较ACC2-C1/IBP和ACC2-C1细胞的染色强度。结果:ACC2-C1/IBP细胞侵袭率大于ACC2-C1细胞和ACC2细胞;在波形蛋白中的染色ACC2-C1/IBP细胞强于ACC2-C1细胞,在角蛋白中的染色ACC2-C1/IBP细胞弱于ACC2-C1细胞。结论:IBP有促进SACC细胞侵袭的作用;初步证实了IBP能够促进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
- 熊剑熊剑李鹏范舒申涛简从相胡川闽
- RNAi沉默IBP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构建IRF-4结合蛋白(IBP)基因RNA干扰(RNAi)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内IBP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以IBP为靶基因,以pcDNATM6.2-GW/EmGFPmiR质粒为载体,设计构建4对重组体,并进行DNA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后,选择转染效果最好的1对重组体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重组表达质粒对IBP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MTT法检测对各组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测定对侵袭力的影响。结果重组体测序结果与目的序列完全一致;重组体转染MDA-MB-231细胞后IBP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约70%;IBP表达下调后乳腺癌细胞增殖减缓(P<0.05);同时体外侵袭实验显示转染后乳腺癌发生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质粒对照组[分别为(25±7)、(67±6)、(68±5),P<0.05]。结论下调IBP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力。
- 简从相熊剑李鹏申涛常慧君胡川闽周继祥
- 关键词:IRF-4结合蛋白RNA干扰乳腺癌增殖侵袭力
- IBP促进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对紫杉醇耐药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IBP对SACC细胞抗紫杉醇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ACC2转染IBP组和空白对照组各自根据不同紫杉醇浓度分成5组,紫杉醇作用72 h后,MTT法检测在紫杉醇作用下IBP对SACC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微管蛋白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紫杉醇作用前后ACC2细胞微管的变化及IBP与微管的关系。结果 IBP使ACC2细胞对紫杉醇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在5μg/ml的紫杉醇浓度下最为明显;紫杉醇开始作用后,ACC2-C1细胞的微管点状聚集成团,而ACC2-C1/IBP细胞的微管则出现明显的紊乱、断裂,IBP能促进微管的解聚;IBP所发的绿色荧光与微管的红色荧光糅合在一起呈黄色,IBP与微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定位。结论 IBP促进SACC细胞对紫杉醇耐药。
- 熊剑常慧君李鹏范舒申涛简从相周继祥胡川闽
- 关键词:紫杉醇免疫荧光染色TUBULIN
- IRF-4结合蛋白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IRF-4结合蛋白(IRF-4 binding protein,IBP)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技术对27例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标本进行IBP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用脂质体法转染IBP过表达及空白对照载体至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G418筛选后建立IBP稳定表达细胞株;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BP表达对ACC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IBP在20例正常涎腺中全部表达阳性,在27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仅3例低表达,余皆不表达,阳性率为11.11%;将IBP转染入ACC2细胞内以后,其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同时克隆形成实验显示IBP转染组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空白质粒对照组(分别为48%、92%,P<0.05)。结论 IBP能明显抑制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增殖。
- 熊剑简从相李鹏范舒申涛常慧君胡川闽周继祥
- 关键词:免疫组化IRF-4结合蛋白克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