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ERCERR08012)
-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 相关作者:赵凤亮李宏郝虎林向律成杨肖娥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植物-生态工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 利用养分循环转化理论结合农学栽培管理技术措施,选用适宜的工程植物,对临安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日处理2000t的湿地处理工程应用.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每天每平方米的干物质与氮磷积累量不同;在3 675 m的淹没区土地和日处理...
- 郝虎林杨关设陈里晋杨肖娥
- 关键词:尾水污水处理
- 文献传递
- 多年生漂浮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响应及净化效果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研究了喜旱莲子草、穗状狐尾藻、黄花水龙3种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响应及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确定了穗状狐尾藻最佳生长阈值:N 0.05-0.1 mg/L,P 0.01-0.02 mg/L;黄花水龙:N 0.1-0.2 mg/L,P 0.005-0.01 mg/L。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了穗状狐尾藻、黄花水龙阈值氮磷比例范围分别为2∶1-10∶1,10∶1-20∶1。在试验第35 d时,穗状狐尾藻对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5%,88.0%,90.0%,效果最佳;黄花水龙对NO3-N、NH4-N去除效果最好,分别为85.0%,43.5%。对水体中氮的去除主要是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共同作用完成,试验进行到35 d时,所用供试植物体内最大积累量占水体初始总氮量的10.36%,仅占水体氮去除的一小部分;通过有植物处理和无植物处理(即对照)对水体中营养盐去除效果的比较得出:3种供试植物对水体氮代谢微生物有正激发效应,而对磷代谢微生物均有负激发效应。
- 向律成郝虎林杨肖娥李宏赵凤亮
- 关键词:漂浮植物富营养化水体阈值氮磷比
- 修复植物的基因型差异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
- 在温室培养的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美人蕉对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去除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红叶美人蕉和野生型水芹最佳,可作为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首选基因型植物;对于氨态氮较高的富营养化水体,花叶美人蕉和栽培型...
- 郝虎林俞宁丁盼杨肖娥
- 关键词:植物基因型富营养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