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63500)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彩风宋永亭李阳巴燕吴晓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驱油
  • 3篇降解
  • 3篇稠油
  • 2篇性能评价
  • 2篇油藏
  • 2篇油田
  • 2篇生物表面活性...
  • 2篇生物采油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采油
  • 2篇沥青质
  • 2篇激活剂
  • 2篇降解菌
  • 2篇降黏
  • 2篇采油
  • 2篇产生物
  • 1篇多样性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营养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4篇宋永亭
  • 4篇李彩风
  • 3篇李阳
  • 2篇包木太
  • 2篇高光军
  • 2篇吴晓玲
  • 2篇巴燕
  • 2篇宋欣
  • 2篇李希明
  • 1篇潘永强
  • 1篇郝滨
  • 1篇马挺
  • 1篇王慧
  • 1篇蒋焱
  • 1篇徐闯
  • 1篇郭辽原
  • 1篇曹功泽
  • 1篇陈庆国
  • 1篇曹嫣镔
  • 1篇王静

传媒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温高矿化度超稠油油藏细菌多样性分析
2012年
运用16S rDNA克隆文库技术分析研究了塔河油田高温高矿化度超稠油油藏中的细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藏温度100~130℃、地层水矿化度26×104mg/L、地面原油黏度10×104mPa.s的油藏环境中,存在丰富的细菌群落,其中包括Candidate division OP菌、盐单胞菌(Halomonas sp.)、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durans)和油杆菌(Petrobacter sp.)等具有耐温、耐盐和降解原油的生理生化特性的菌群,同时还存在大量未培养的微生物.
宋永亭李阳高光军蒋焱包木太
关键词:超稠油油藏多样性塔河油田
激活剂对油藏微生物群落及其驱油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以胜利油田油藏微生物群落为对象,利用物理模拟及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研究了不同激活剂调控下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驱油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辅助补充空气的条件下,随着激活剂的加入,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沼气甲基产孢弧菌属(Methylosporovibrio)、热微菌属(Thermomicrobium)、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优势种属消失,芽胞杆菌属(Bacillus)、嗜甲基菌属(Methylophi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梭菌属(Clostridium)和栖热菌属(Thermus)等构成了激活后的优势菌群;不同的激活剂所对应的岩心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提高采收率的幅度也不同.分析表明,栖热菌属(Thermus)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种群,产出液中含有该菌属的2个岩心的采收率分别提高了8.2%和7.8%.
李彩风宋永亭谭晓明李希明李阳
关键词:激活剂微生物群落结构驱油效率
高温产生物乳化剂菌株SL-1的性能评价及物模驱油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从胜利油田油井产出液中获得一株高温产乳化剂菌SL-1,经形态观察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判定为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othermophilus).耐温性和耐盐性实验显示,菌株SL-1最适生长温度为65~70℃,最高耐受盐度为8%.高温下,该菌能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且能有效合成、分泌生物乳化剂,原油乳化现象显著.发酵实验显示该菌发酵液的乳化指数高达99%,乳化效果稳定,发酵62 h后生物乳化剂产量达到最大.高温物模驱油实验结果发现,注入SL-1发酵液后可提高原油采收率8.3%,菌株SL-1有望应用于高温油藏进行微生物驱油试验.
李彩风吴晓玲刘涛巴燕曹嫣镔
关键词:嗜热微生物
一株沥青质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稠油作用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以稠油中的沥青质组分作为唯一碳源,利用选择性富集方法,从油田采出水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降解沥青质的菌株S,分子生物学分析表明,菌株S与Genbank中Bacillussubtilis Bsn5的序列相似度达99%.利用菌株S对富含沥青质的稠油进行了微生物降解评价实验,分析了其对稠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菌株S作用后,稠油外观及组成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烷烃含量增加,沥青质组分降低,沥青质降解率达到34%;稠油黏度和密度也相应降低,降低程度分别为34.11%和4.57%;菌株S对稠油的作用,改善了稠油的物化性质.
宋永亭宋欣高光军陈庆国李阳包木太
关键词:稠油沥青质降解菌理化性质
以稠油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的筛选与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以稠油为唯一碳源的原油平板实验,从胜利油田油水井中筛选获得2株稠油降解菌株BY和TH,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BY和TH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在40℃下均能产生显著的扩油圈.摇瓶实验结果显示2株菌与稠油作用后能发生明显的乳化分散现象.降解菌与稠油作用后,沥青质质量分数降低率分别为40.7%和32.5%,降黏率分别为64%和53%,且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63mN/m分别降低至35mN/m和40mN/m左右,结果证明了菌株BY和TH在稠油降黏技术上具有潜力.
李彩风徐闯冯云潘永强李希明
关键词:稠油微生物采油降黏沥青质生物表面活性剂
高温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种的筛选及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从胜利油田油井产出液及含油污水等样品中分离出16株能利用原油的菌株.通过原油平板涂布和液体发酵培养,筛选出1株能在高温(60℃)、高压(10 MPa)下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且能有效产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CH2.原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其对胜利油田东辛原油降粘率可达48.5%,原油含蜡量降低12.6%,原油凝固点降低3.0℃;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糖脂类,经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菌株CH2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物理模拟驱油实验显示聚合物驱油后,注入CH2菌液60℃培养21 d时可提高原油采收率8.6%.
李彩风高光军张绍东吴晓玲汪卫东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区块内源微生物营养体系优选及现场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激活注入水中的内源微生物,对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区块聚合物驱后加入的营养体系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g/L的葡萄糖、0.4g/L的蛋白胨、0.2g/L的酵母粉、0.4g/L的硝酸铵和0.2g/L的磷酸氢二铵组成了该区块最佳的营养体系。在65℃和10MPa的高温、高压条件下,该体系可以充分激活注入水中的内源微生物,使菌液密度增至1.48×109个/mL,乙酸质量浓度上升至0.6g/L,且菌液的表面张力降低至33.2mN/m。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油藏环境下应用该营养体系激活内源微生物,原油采收率可提高6.4%。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截止到2011年6月30日中一区馆3区块共注入该营养体系405t,累积增油量约为1.0×104t。
李彩风郭辽原曹功泽巴燕吴晓玲郝滨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物理模拟实验孤岛油田
一株嗜蜡嗜胶质基因工程菌ZH_(20)的构建与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DNA转化法将嗜胶质菌的功能基因转入嗜蜡菌中,成功构建一株嗜蜡、嗜胶质基因工程菌ZH20,分析此菌株的生物特性及高温下对原油的作用。结果表明:ZH20的生长特性与受体菌基本相同,最高耐受温度为75℃,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广(4~10),对盐(NaCl)的最大耐受量为12.5%;基因工程菌ZH20不仅保留受体菌的嗜蜡性能,同时还获得供体菌的嗜胶质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原油凝固点和黏度。
宋永亭王慧宋欣王静马挺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基因工程菌生物降解清防蜡降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