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1004)

作品数:10 被引量:115H指数:8
相关作者:阎百兴栾兆擎佟守正吕宪国闫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三江平原
  • 2篇沼泽
  • 2篇湿地植物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萌发
  • 2篇香蒲
  • 2篇流域
  • 2篇芦苇
  • 2篇萌发
  • 2篇径流
  • 1篇地理成分
  • 1篇东北平原
  • 1篇有性繁殖
  • 1篇沼泽湿地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生态位重叠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4篇阎百兴
  • 4篇栾兆擎
  • 3篇吕宪国
  • 3篇佟守正
  • 3篇闫丹丹
  • 2篇刘贵花
  • 2篇王雪宏
  • 2篇张文广
  • 2篇王忠欣
  • 2篇霍莉莉
  • 2篇孟焕
  • 1篇娄晓楠
  • 1篇王香红
  • 1篇王强
  • 1篇张振卿
  • 1篇曹笑笑
  • 1篇裘善文
  • 1篇朱金花
  • 1篇王锡魁
  • 1篇陈利红

传媒

  • 4篇湿地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文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湿地土壤埋深对芦苇、香蒲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土壤埋藏深度是影响湿地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重要因子。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松花江下游沿江湿地7种土壤埋深(0、5、10、15、20、25和30 mm)对芦苇和香蒲2种典型湿地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芽长和根长的影响,旨在利用芦苇、香蒲等湿地植物以有性繁殖的方式为松花江下游沿江湿地恢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土壤埋深对芦苇、香蒲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有显著影响,2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随土壤埋深增加波动变化;0和25 mm土壤埋深时芦苇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速度较快;0和>20 mm土壤埋深时香蒲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速度较快;从芽长和根长来看,<10 mm的土壤埋深更利于2种植物存活和生长;相同土壤埋深情况下,芦苇种子较香蒲种子具有更强的萌发能力。
孟焕王雪宏佟守正吕宪国张文广霍莉莉娄晓楠孟宪坤
关键词:有性繁殖环境因子湿地植物
中国东北平原及毗邻地区古水文网变迁研究综述被引量:17
2014年
本文论述东北平原及毗邻地区黑龙江中游的第四纪水文网变迁与时代。首次完整、系统提出下松花江溯源侵蚀切穿佳-依分水岭,袭夺了上松花江、牡丹江形成松花江的袭夺水系。黑龙江中游由于三江平原平均每年以1-6 mm速度下沉,下黑龙江溯源侵蚀,切穿了中俄境内的小兴安岭,形成萝北—嘉荫峡谷,袭夺了上黑龙江、结雅河和布列亚河,形成黑龙江袭夺水系。根据依兰达连河煤矿钻孔岩芯岩相分析,发现在古近纪和新近纪时在达连河—祥顺地区有一古大湖,上松花江和牡丹江流向该大湖,沉积了厚700-1000多米的湖河相碎屑岩含煤地层。后因伊通—依兰裂谷上升,下松花江溯源侵蚀,袭夺了流向该大湖的上松花江和牡丹江。所以松花江和牡丹江从来没有向西流向松嫩平原。松花江和黑龙江袭夺水系的形成时期是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此后,松辽平原偏西区域从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末形成古大湖,周围河流流向该大湖,呈向心状水系,从松辽平原湖相黏土层分布和古地磁测年确定,至中更新世末该古大湖衰亡。晚更新世以来松辽平原进入河流发展时期,松辽分水岭缓慢上升,并不断北移。黄、渤海在20年内下沉了60 mm,辽河溯源侵蚀,袭夺了东、西辽河。从此形成了辽河与松花江水系的基本格局。
裘善文王锡魁MAKHINOV A.N.阎百兴廉毅朱金花张凤礼张振卿
关键词:东北平原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近50年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通过非参数检验法(Mann-Kendall)分析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19个气象站点近50年(1956-2004)降水序列的变化趋势,并利用Surfer8.0做出流域降水量及倾斜度β值等值线图,研究该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总体上挠力河流域降水以年均1.500mm/a的幅度逐渐减少,其中9月份降幅最大,为-0.439mm/a;同时,夏秋两季(6~11月)降水都是减少的,特别是夏季(6~9月),降幅达-1.485mm/a;此外,流域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其中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9.8%。空间上,对于年序列而言,降水大致以七星河流域为中心向下游逐渐增加,同时,龙头站附近出现了降水减少的低值中心;对于季序列而言,挠力河流域春季降水逐渐增加,最大值为0.338mm/a(八五三),而夏、秋、冬季降水逐渐减少,其中夏季降水变化较复杂,秋季降幅均值最大,冬季降幅最小。
刘贵花栾兆擎阎百兴
关键词:挠力河流域降水量MANN-KENDALL检验
洪河沼泽湿地17种植物的生态位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值,测定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17种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研究结果表明,毛薹草(Carex lasiocarpa)、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漂筏薹草(Carex pseudocuraica)和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分布广、数量多,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因此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宽度,为研究区的优势物种;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e)、越桔柳(Salix myrtilloides)、单叶毛茛(Ranunculus monophyllus)和灰背老鹳草(Geranium vlassowianum)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较窄,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因此其生态位宽度较窄;17种植物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2的有107对,占总数的78.7%,其中重叠值为0的有43对,占总数的31.6%,这表明物种间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低;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与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关系较复杂。
王香红栾兆擎闫丹丹王忠欣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人工湿地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总结已有的人工湿地微生物研究发现,数量、活性和多样性是辨识人工湿地微生物特征的关键指标。以识别这3类指标的研究方法为依据,对相关研究方法/技术进行分类,全面介绍这些方法/技术的基本原理,比较这些方法/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认为未来人工湿地微生物研究方法/技术的发展重点是对现有方法/技术的提升与改进、多种方法/技术的有机结合和新方法/技术的研发。
边玉阎百兴欧洋
关键词:人工湿地微生物酶活性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958~2002年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浓江河水文情势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由于大规模的农业开发等人类活动,导致浓江上游截流,直接影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文情势。以别拉洪水文监测站1958~2002年和浓江水文监测站1980--1989年的月径流量和月降水量为基础数据,利用别拉洪站与浓江站的月径流量间的经验关系模型,估算浓江站其他年份的月径流量,得到浓江站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31×10^8m3。浓江站年径流量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在1958~1980年期间,浓江站的年径流量变化有准10a的周期,计算出1958~1980年期间浓江站在丰水年(1962年)、平水年(1965年)和枯水年(1967年)的年径流量和水位,根据河道比降,推算出洪河保护区浓江河段1962年、1965年和1967年所对应水位分别是52.71m、52.49m和52.11m,2012年实测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浓江河段的平均水位为51.70m,与1962年、1965年和1967年的水位相比,2012年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浓江河段的水位平均下降了0.74m。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模拟了浓江河不同水位下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洪水淹没面积和沼泽蓄水量,结果表明,洪河保护区沼泽蓄水量平均减少了0.51×10^8m3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保护区湿地恢复提供借鉴。
闫丹丹栾兆擎徐莹莹王忠欣
关键词:沼泽径流
基于SWAT模型的三江平原沼泽性河流的径流模拟被引量:10
2014年
三江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资源的变化影响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应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挠力河上游流域径流变化特征,为研究沼泽性河流水文变化特征提供有效的方法。根据水文相似性原理和参数移植法把校准的模型应用于七星河流域,进行无资料流域的径流模拟,年径流模拟校准期和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相关系数R2、相对误差PBIAS值分别为0.84、0.94、-5.70和0.91、0.93、-6.46,表明SWAT模型可以应用到七星河流域。
刘贵花栾兆擎阎百兴王忠欣闫丹丹
关键词:SWAT模型径流
东北地区湿地野生种子植物区系被引量:24
2012年
据统计,东北地区湿地野生种子植物已知有693种、42变种、12变型,隶属于72科、257属,以草本植物为主。含物种比较丰富的科有莎草科、菊科、禾本科、蓼科、毛茛科及玄参科,含种数比较多的属包括薹草属(Carex)、蓼属(Polygonum)、柳属(Salix)、毛茛属(Ranunculus)、藨草属(Scirpus)、眼子菜属(Potamogeton)等。该区湿地种子植物种的地理成分包含24个分布区类型和25个亚型,以温带性质成分为主体,并包含了少量的热带性质成分。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湿地种子植物含有寒带性质成分128种,占18.47%。地理联系广泛,尤其与西伯利亚和北极植物区系联系最密切。
刘波佟守正吕宪国
关键词:湿地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黑龙江富锦沿江湿地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于2013年3~5月和9~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富锦市沿江湿地的水域、沼泽、草甸、防护林和农田的鸟类种类、数量、迁徙时间和多样性规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富锦沿江湿地常见鸟类有雁鸭类、鸻鹬类和雀形目,共记录鸟类56种,其中水鸟41种;迁徙鸟类种类和数量在4月末和10月末达到高峰,其中雁鸭类是最主要类群,记录有16种2 900多只,以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数量最多,占迁徙鸭类总数的40%以上;春季,鸟类迁徙期开始于3月末,雁鸭类首先抵达研究区,最早到达的是绿头鸭(3月24日)和鸿雁(Anser cygnoides)(3月27日),4月初,出现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和大型的鸥类,4月中旬出现鸻鹬类,5月上旬各种鸟类陆续迁离,秋季,迁徙期鸟类在9月下旬开始陆续迁来,10月末至11月初,迁徙鸟类的数量和种类都达到高峰,12月陆续迁离;在5种不同生境中,农田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大,沼泽、水域、草甸和防护林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依次减小,沼泽的鸟类群落均匀性指数最大,水域、草甸、农田和防护林的鸟类群落均匀性指数依次减小。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富锦沿江湿地鸟类组成及多样性季节变化的认识,为保护区鸟类管理及保护提供了依据。
刘化金李天芳陈利红王强
关键词:水鸟群落迁徙三江平原
预处理方式对香蒲和芦苇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有性繁殖是植物种群形成与维持的主要方式。为探索退化湿地的快速恢复方法,为松花江下游退化湿地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开展了香蒲和芦苇种子快速发芽的有性繁殖实验。研究采用滤纸为发芽基质,通过变温培养试验,以未浸种处理为参照,分析了蒸馏水、双氧水(H2O2)、硝酸钾(KNO3)和高锰酸钾(KMnO4)溶液浸种的预处理方式对香蒲、芦苇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香蒲、芦苇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具有显著影响。KMnO4溶液浸种再清洗处理条件下,香蒲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发芽率可达未浸种处理条件下的3.1倍,发芽速率为16.17±0.80。芦苇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在经KNO3溶液浸泡再清洗处理后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达96%—99%,发芽速率达28.43±0.71。因此,分别对香蒲、芦苇种子采用KMnO4和KNO3溶液浸泡再清洗的预处理方式可以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发芽率,从而加速湿地植被恢复进程。
孟焕王雪宏佟守正吕宪国张文广霍莉莉曹笑笑孟宪坤
关键词:种子萌发香蒲芦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