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98540173D)

作品数:1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雁鸣肖凯李宾兴郭程瑾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杂种
  • 1篇杂种F1
  • 1篇缺磷
  • 1篇缺磷胁迫
  • 1篇胁迫
  • 1篇磷效率
  • 1篇磷胁迫
  • 1篇TRITIC...
  • 1篇AESTIV...
  • 1篇不同磷效率

机构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郭程瑾
  • 1篇李宾兴
  • 1篇肖凯
  • 1篇李雁鸣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缺磷胁迫下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及其杂种F_1的磷吸收利用特性被引量:19
2006年
在缺磷胁迫下,对磷低效、磷吸收高效和利用高效3个小麦品种及其杂种F1的磷吸收、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磷低效品种Nc37相比,磷吸收高效品种81(85)单株次生根数较多、次生根直径较大、根系干物质重量较大、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力较高和单株全磷量较多。其对磷索吸收量的增加,是根系形态和根体构型改变和对土壤中难溶性磷素利用能力增强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高效品种(蚂蚱麦)具有较高的旗叶酸性磷酸化酶活性和较高的磷利用效率,对于改善植株体内磷的代谢周转和再利用能力,进而提高植株的磷利用效率可能具有较重要作用。在F1-1[Nc37×81(85)],F1-2(Nc37×蚂蚱麦)和F1-3[81(85)×蚂蚱麦]3个杂种F1中,单株次生根数、次生根粗度、单位土体根系干重、根系TTC还原力、植株成熟期全磷量和旗叶酸性磷酸化酶活性的离中优势(Hm)和超高亲优势(Hh)多为正向优势。其单株籽粒产量的Hm和Hh均为正值,分别变化在31.7%-32.8%(Hm)和18.5%-29.6%(Hh)之间。用高效吸收、利用2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作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充分利用F1代在磷吸收利用上的杂种优势,对于改善在磷胁迫下小麦的磷索营养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李宾兴郭程瑾王斌肖凯李雁鸣
关键词:磷效率AESTIVUM杂种F1磷胁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