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8EXW001)

作品数:5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吴瑛提文静阮桂君葛起超冯忠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中国文化
  • 3篇文化
  • 3篇国文
  • 2篇中国文化对外...
  • 2篇文化对外传播
  • 1篇少年
  • 1篇青少年
  • 1篇美国青少年

机构

  • 6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吴瑛
  • 1篇冯忠芳
  • 1篇提文静
  • 1篇阮桂君
  • 1篇葛起超

传媒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新视野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学术交流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被引量:22
2009年
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工程的重大项目,孔子学院从2004年开办至今,以其快速的发展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最妙的出口品。孔子学院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外冷内热,发展规模大但传播效果有待提高;二是急需在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这"三教"问题上实现突破;三是需要通过与当地社区的互动,积极参与所在国的社区和社会发展。
吴瑛提文静
国际舆论格局与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被引量:5
2009年
当前世界的舆论格局与硬实力格局之间存在不平衡状况,美国拥有与硬实力匹配的舆论实力,欧盟的舆论实力排名强于综合国力,而中国的国际舆论角色落后于综合国力。虽然西方涉华舆论以负面倾向为主,但其内部也有立场分化。要寻求中国话语权的提升,不仅需要广泛参与国际舆论互动,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西方舆论,同时也需要推动中国媒体"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吴瑛
中国文化在美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效果调查——以匹兹堡地区孔子学院为例被引量:21
2010年
通过对匹兹堡地区7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调查后发现,美国青少年出于兴趣和知识需求学习中国文化,他们普遍对中国文化持正面立场,表现出喜欢的态度。在美国青少年喜欢的文化内容中,相比于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他们对中国物质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文物古迹最感兴趣,因此孔子学院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优先传播中国的物质文化。在传播渠道上,汉语课和大众媒体是美国青少年接收中国文化的主要渠道,孔子学院不仅在运作和管理中需要借助大众媒体以扩大影响,同时还需要将大众媒体与汉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文化传播效果。
吴瑛阮桂君
关键词:中国文化青少年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以孔子学院为例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泰国、黎巴嫩5个国家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发现:当前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不同层次的中国文化传播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在不同文化圈层,尤其是儒家文化圈层和非儒家文化圈...
吴瑛
文献传递
中国文化在泰国的影响力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文章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测量中国文化在泰国的影响力。通过对泰国北部、中部、南部、东北部地区5所孔子学院的调查后发现:泰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以实用和理性为导向;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总体立场趋于正面,这种立场的形成与职业因素相关,与其他人口学背景无相关性;泰国学生区别接收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不同层面文化的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泰国学生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和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汉语课的重要性超过大众媒体。
吴瑛冯忠芳
关键词: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调查——以日本、黎巴嫩孔子学院为例被引量:13
2011年
文章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3个层面测量中国文化在日本、黎巴嫩的传播效果。研究表明,在传播内容上,不同层面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差异显著;在传播对象上,宗教信仰是引起不同国家、个体效果差异的重要变量;在传播方式上,对外传播效果的取得有赖于传播模式、传播渠道的改进。
吴瑛葛起超
关键词:中国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