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2008045)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邓聪娄晓丽何平张彦郭晓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通透性
  • 1篇侵袭性
  • 1篇螺旋体
  • 1篇钩端螺旋体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1篇姜叙诚
  • 1篇郭晓奎
  • 1篇张彦
  • 1篇何平
  • 1篇娄晓丽
  • 1篇邓聪

传媒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钩端螺旋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单层的侵袭性研究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毒力的钩端螺旋体(钩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单层的侵袭能力和通透性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和EAhy926细胞构建完整血管内皮细胞单层模型,分别加入钩体有毒株56606v株、减毒株56606 a株、腐生型PatocⅠ株、伤寒沙门菌14028菌株和大肠埃希菌DH5α菌株,作用2、4、8 h后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计数到达Transwell下室细菌的数量,并检测内皮细胞单层对荧光颗粒的通透性改变。56606v株和56606 a株分别与EAhy926细胞共同孵育24 h,流式细胞术Annexin V和PI染色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下观察钩体穿透内皮细胞单层过程中的形态特征。结果感染后2 h,56606v和14028菌株开始在下室出现,而56606 a株和PatocⅠ株到4 h后才出现。随时间的延长,下室的细菌数目持续增加;感染8 h后,56606v株到达下室的数量最多,且明显多于56606 a株和PatocⅠ株(P<0.05)。不同毒力的钩体均未引起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明显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钩体56606v株和56606 a株均未引起内皮细胞凋亡;电镜观察显示,钩体穿透内皮细胞单层主要是通过穿透内皮细胞胞体而非细胞间紧密连接处。结论有毒株钩体对内皮细胞单层的穿透能力明显强于减毒株和腐生型钩体;不同毒力的钩体对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及内皮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邓聪曾令兵张彦娄晓丽何平郭晓奎姜叙诚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侵袭性通透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