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0SM09) 作品数:6 被引量:294 H指数:5 相关作者: 康永祥 刘祥君 张文辉 王延平 张巧明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太白山太白红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88 2005年 针对研究区太白红杉种群分布特点,设置了15个20m×20m样地,采用离散分布理论拟合和聚集强度测定方法,对太白红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分析.太白红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属于聚集型,在25m2和100m2面积上聚集强度较大.随海拔上升,聚集强度降低;在分布下限地区,聚集最强的尺度较小,中下部地区较大;阴坡的种群分布聚集强度大于阳坡.随着年龄增加,种群分布由聚集型向随机型过渡,强度减弱;聚集性最强的格局尺度在幼、老龄期为150m2,中龄期则为100m2.分布格局受生物学特性、年龄阶段、群落组成、环境因素等影响.在未来保护与利用中,低海拔和阴坡应该适度间伐乔木层非目的树种;在高海拔和阳坡地区,适度间伐灌木,促进群落内团块状更新;育林作业面积应该与聚集性最强的面积相适应. 张文辉 王延平 康永祥 刘祥君关键词:太白红杉 黄龙山林区辽东栎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5 2007年 根据陕北黄龙林区辽东栎群落30个样地资料,通过聚类对辽东栎进行了类型划分,共划分为6个群丛,分别为:辽东栎-土庄绣线菊—披针叶苔草;辽东栎一虎榛子—披针叶苔草;辽东栎—胡枝子—大油芒;辽东栎一水木旬子—披针叶苔草;辽东栎-白刺花—草地早熟禾;辽东栎—黄蔷薇—华北风毛菊。各群落W h ittaker多样性指数与其所处的生境条件密切相关,坡向对物种多样性分布起主导作用。 康永祥 岳军伟 张巧明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聚类分析 群落分类 濒危植物太白红杉种群年龄结构及其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被引量:100 2004年 为了阐明太白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chinensis)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在太白山地区调查了 29个样地(10 m×10m),对处于不同生境的 5个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进行了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各种群个体数量主要集中于Ⅲ、Ⅳ、Ⅴ、Ⅵ、Ⅶ龄级(个体数量比重占68.64%),幼、老龄个体数量较少。受所处生境条件影响,不同种群年龄结构特点不同:海拔较低的种群(B)由于水热条件适宜,林内有林窗出现,幼龄级个体数相对丰富;而其他种群由于幼龄个体严重缺乏,衰退趋势明显。太白红杉不同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尽管所处的生境差异较大,但存活曲线基本属于Deevey Ⅲ型,种群偏离典型存活曲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程度有关,一般V-Ⅸ龄级死亡率较高。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20、60、100和200年中,各太白红杉种群均会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群稳定性维持困难。太白红杉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趋势与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等其他濒危植物比较,导致种群衰退的原因相似:在郁闭的林下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困难。应该利用太白红杉喜光、耐旱和中老年个体产种量丰富的特性,对现有太白红杉林分实行就地保护,合理抚育管理。低海拔地区。 张文辉 王延平 康永祥 刘祥君关键词: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数量动态 时间序列 太白山太白红杉林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分布于太白山的太白红杉群落野外调查资料,经统计组成该群落的种子植物种类有270种,隶属于39科144属,其中草本234种,木本植物36种;中国特有种195种,其中秦岭特有种25种,分别占该群落总种数的72.2%和9.3%。据此,对该群落的区系性质、特点和起源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表明,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和特有性;该群落区系是奠基在秦岭古老植物区系的基础上,由于第四纪冰期和剧烈的造山运动,至更新世以来又趋活化的结果;太白红杉林发生的时间不会早于更新世。 康永祥 雷瑞德 梁宗锁关键词:太白红杉 太白红杉种群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58 2004年 对太白山不同生境出现的 5种太白红杉种群的高度、径级和生物量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生境的太白红杉种群 ,生长发育明显不同。但经年龄拟合和方差分析证明 ,该地区不同太白红杉种群在演替上应属同时发生 (P<0 .0 5 )。 (2 )不同太白红杉各种群在高度和胸径上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 ,生长于中海拔地域的太白红杉种群平均高和胸径显著高于低海拔和森林线地带的种群 ;随着海拔升高 ,种群生物量结构中根系所占比例呈现高→低→高的趋势 ;主干和枝叶呈现低→高→低的趋势。(3)对种群表现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 10个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 ,乔木层郁闭度、土壤厚度、土壤p H、土壤含水率、年平均降雨量、人为干扰是影响种群结构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4)对太白红杉种群应以就地保护为主 ,低海拔地区的群落应适当间伐乔木层非目的树种 ,中高海拔地区应以保护原有生境为主 ,适当间伐灌木层树种 ,为太白红杉更新创造良好条件。 张文辉 王延平 康永祥 刘祥君关键词:生物量结构 主成分分析 城市污水回用及其途径 被引量:27 2005年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污水资源,不但可以缓解城市的供水矛盾,而且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城市污水回用不仅是经济、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体现,城市污水回用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策略。在回顾城市污水回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城市污水回用的主要对策。 陈亚萍 康永祥关键词:城市 水资源 污水回用 节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