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08YD02)

作品数:17 被引量:189H指数:11
相关作者:区又君李加儿王刚何永亮罗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卵形鲳鲹
  • 7篇幼鱼
  • 5篇消化酶
  • 4篇养殖
  • 4篇消化酶活性
  • 3篇赖氨酸
  • 3篇耗氧
  • 2篇蛋氨酸
  • 2篇盐度
  • 2篇鱼类
  • 2篇早期发育
  • 2篇排氨率
  • 2篇胚后发育
  • 2篇卵形
  • 2篇耗氧率
  • 2篇分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形态学
  • 1篇性别

机构

  • 19篇中国水产科学...
  • 15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16篇区又君
  • 15篇李加儿
  • 3篇王刚
  • 3篇牛津
  • 3篇陈义方
  • 3篇林黑着
  • 3篇何永亮
  • 3篇吉磊
  • 3篇黄忠
  • 3篇杜强
  • 3篇罗奇
  • 2篇范春燕
  • 2篇王静香
  • 2篇张加润
  • 1篇刘汝建
  • 1篇郭根喜
  • 1篇陈旭
  • 1篇于娜
  • 1篇丁贤
  • 1篇王永翠

传媒

  • 5篇海洋渔业
  • 3篇动物学杂志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第九届世界华...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运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对不同体重和放养密度的卵形鲳鲹(Trachinoms ova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排氨率总体上也呈降低的趋势,体重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光照对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非常显著(P<0.01),幼鱼在遮光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比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要低25.18%~40.76%和16.28%~40.28%;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逐渐降低,排氨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放养密度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高于夜间值,耗氧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69.68%,排氨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30.91%。卵形鲳鲹幼鱼的窒息点溶解氧含量为(0.991±0.058)mg/L。
王刚李加儿区又君胡玲玲张建生
关键词: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排氨率窒息点
卵形鲳鲹3个养殖群体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运用6对微卫星引物分别对海南、深圳、福建3个地区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养殖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3.67—3.8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43—3.0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8—0.6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6—0.6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9—0.55,可见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偏离指数(d)显示海南和深圳养殖群体杂合子过剩(分别为0.10和0.12),而福建养殖群体则出现杂合子缺失(-0.08)。统计检验发现3个群体中各位点的遗传偏离并不显著(p>0.05)。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相似度及遗传距离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与深圳养殖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两者与海南养殖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3个养殖群体的确切来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吉磊区又君李加儿
关键词:卵形鲳鲹养殖群体微卫星DNA
卵形鲳鲹胚后发育阶段鳃的分化和发育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鲹研究了卵形鲳(Trachinotus ovatus)胚后发育阶段鳃的分化和发育及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观察发现,仔稚鱼鳃的早期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3日龄)为原基期,鳃原基形成但未分化,鳃耙未出现,仔鱼主要依靠鳍褶、皮肤和卵黄囊上的微血管进行呼吸;第2阶段(4-17日龄)为鳃丝分化、发育期,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逐渐形成,具备鳃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点;第3阶段(18日龄之后)为鳃器官生长发育完善期,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发育完善,鳃的形态和功能与成鱼相似。进一步研究发现,鳃丝总数随仔稚鱼全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个鳃小片面积和总呼吸面积随仔稚鱼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大。结果表明,卵形鲳鲳鲹的分化和发育是与仔、稚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功能的完善相一致的。
区又君何永亮李加儿
关键词:卵形鲳鲹胚后发育分化
卵形鲳鲹消化酶活力的研究Ⅵ 饥饿对幼鱼存活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研究了饥饿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消化器官中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在水温25±0.5℃、盐度20±1条件下,对卵形鲳鲹幼鱼进行短期饥饿处理(0 d、3 d、6 d、9 d、12 d),并分别测定卵形鲳鲹幼鱼的比内脏重与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3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卵形鲳鲹幼鱼的比内脏重不断下降,饥饿第0~6天下降速度最快(P﹤0.01),6 d后下降不显著(P﹥0.05);蛋白酶活力表现为饥饿第0~6天不断上升,第9天下降,第12天又显著升高(P﹤0.01),并且饥饿后的蛋白酶活力始终高于对照组(P﹤0.01);淀粉酶活力不断下降,并在第3天下降最显著(P﹤0.01);脂肪酶活力在饥饿前9 d总体上下降,第12天活力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P﹤0.01)。饥饿第8天开始出现幼鱼死亡,至第12天幼鱼的存活率为64.67%,表明第8天是卵形鲳鲹幼鱼饥饿致死的临界期。
苏慧区又君李加儿王永翠刘汝建曹守花
关键词:卵形鲳鲹幼鱼消化酶饥饿
卵形鲳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Ⅳ 养殖水温和酶反应温度对幼鱼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比较研究了不同的养殖水温和酶反应温度对卵形鲳鲹幼鱼(体重为0.82±0.15 g)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第一组试验,将卵形鲳鲹幼鱼分别在19℃、22℃、25℃、28℃和31℃各温度下养殖7 d,然后在相同的酶反应温度下测定其消化酶活性;第二组试验,将卵形鲳鲹幼鱼在25~26℃驯养7 d,然后分别在15℃、20℃、25℃、30℃、35℃、40℃、45℃和50℃的酶反应温度下测定其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19~31℃养殖水温下,卵形鲳鲹幼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随水温上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28℃时最高,淀粉酶活性在25℃时最高,脂肪酶活性在22℃时最高。在15~50℃的酶反应温度范围内,卵形鲳鲹幼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随温度上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40℃时最高,淀粉酶活性在35℃时最高,脂肪酶活性在40℃时最高;与养殖水温相比,其最适反应温度明显偏高。
区又君罗奇李加儿蔡文超
关键词:卵形鲳鲹幼鱼消化酶养殖水温
卵形鲳鲹对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量的研究
设计6个不同赖氨酸水平的饲料组(赖氨酸的实际含量分别为2.28、2.46、2.63、2.73、2.95、3.28%).每个网箱(1.0m&#215;1.0m&#215; 1.5m)投放卵形鲳鲹幼鱼(初始体重14.78&#...
林黑着杜强牛津黄忠陈义方张加润
关键词:卵形鲳鲹赖氨酸蛋氨酸
卵形鲳鲹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形态解剖、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消化道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口咽腔较小,上下唇有许多绒毛状突起;上下颌无齿,鳃耙内侧具有绒毛状细齿,口咽腔具有多种类型齿;食道粗短,内表面分布有许多较为宽大的黏膜褶;胃呈"U"形,盲囊部明显,贲门部和盲囊部具有丰富的胃小凹和胃腺;前、中、后肠黏膜褶丰富,后肠黏液细胞密度最大,肠长比为0.61;幽门盲囊细长,有25~35条。消化腺为肝胰脏。食道以Ⅰ型黏液细胞为主,贲门部以Ⅰ型和Ⅲ型黏液细胞为主,盲囊部、幽门部、前肠、中肠和幽门盲囊以Ⅲ型黏液细胞为主,后肠以Ⅱ型黏液细胞为主。
区又君李加儿勾效伟
关键词:卵形鲳鲹消化道组织学组织化学
卵形鲳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Ⅱ盐度和昼夜变化对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研究了盐度对卵形鲳[鱼参]幼鱼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影响及其消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实验设计了6个盐度梯度组,分别为10、15、20、25、30、35。结果表明:(1)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在盐度25时最高,而蛋白酶活性在盐度30时最高。3种消化酶酶活性的平均值在盐度20-30时要明显高于盐度10—15时(P〈0.05)。(2)对卵形鲳[鱼参]幼鱼消化酶活性昼夜变化的测定表明,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最高值分别在20:00、8:00和14:00,最低值分别在2:00、17:00和11:00。
罗奇区又君李加儿范春燕
关键词:幼鱼消化酶盐度
卵形鲳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ⅢpH对幼鱼和成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研究了pH对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用鱼暂养7 d后解剖取样,在设计的10个酶反应pH值(2.2,3.2,4.2,5.2,6.2,7.2,8.0,8.6,9.6,10.6)下测定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卵形鲳鲹胃内pH为强酸性,幼鱼肠内为中性偏酸性,肝、幽门盲囊和成鱼肠内为中性偏弱碱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幼鱼为2.2,成鱼为3.2;肝、幽门盲囊和肠的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幼鱼为7.2,成鱼为8.0。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幼鱼为8.0,成鱼为8.6。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均为弱酸性,幼鱼和成鱼均为6.2。卵形鲳鲹幼鱼和成鱼3种相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并以胃蛋白酶、肠淀粉酶、肠脂肪酶的活力最高。
区又君罗奇李加儿
关键词:卵形鲳鲹成鱼幼鱼消化酶PH
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血液指标被引量:12
2008年
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成鱼的部分血液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雌、雄成鱼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血细胞比容(H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血液性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指标中雌、雄成鱼血糖(GLU)的含量分别为(10.24±1.25)mmol/L、(17.36±1.34)mmol/L,存在极显著差异;雌鱼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钾离子(K+)、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大于雄鱼(P<0.05);雄鱼血清中肌酐(CREA)、钠离子(Na+)浓度大于雌鱼(P<0.05);尿酸(UA)、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LB/GLB)、钙离子(Ca2+)、氯离子(Cl-)、无机磷(PO43-)等指标,雌雄差异不显著。卵形鲳鲹部分生化指标存在雌雄差异,可能与个体的生理状况有关。结果可为卵形鲳血液生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许晓娟李加儿区又君郭根喜陶启友
关键词:卵形鲳鲹性别血液性状生化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