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027)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永新郭玉亮更多>>
-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新时期政府对农村社会整合的制度性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改革开放以后,长期以农为本缺少变化的农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这一分化对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是,分化后的各个阶层毕竟是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随着农村社会的分化,原来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秩序被打破,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这些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社会的整合,将阶层分化导入公正、有序、规范的轨道,不断提升公众对阶层分化趋向的认同意识,防止出现激烈的社会对抗和社会公共秩序的严重侵害。然而社会整合不是简单地将各种新的异质性因素吸纳到原有的规范控制体系之中。由于社会经济领域的分化提出的制度化要求,因此加强制度性整合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而言,加强制度性整合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的整合。
- 郭玉亮
- 关键词:政府阶层分化社会整合
- 试析改革以来政府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性整合
- 2008年
- 改革开放以后,长期以农为本缺少变化的农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这一分化对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农村社会分化中出现的一些消极因素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社会的整合。社会经济领域的分化提出的制度化要求使加强制度性整合显得尤为必要。制度性整合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3个层面的整合。
- 郭玉亮
- 关键词:政府农村社会阶层分化
- 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8
- 2010年
- 农民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其在增长中还存在工资水平低、增长缓慢、工资被拖欠克扣等问题,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等是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措施。
- 徐永新
- 关键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工工资性收入
- 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及对策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力量,但其在增长中还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歧视、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制约,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提高农民工素质,是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 徐永新
- 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资性收入
- 论政府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
- 2010年
- 在外部需求疲软、国内投资高速增长难以持续的情况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人口多,消费潜力大,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又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环节。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引导家电下乡等措施。
- 徐永新
- 关键词:家电下乡消费信贷业务剩余劳动力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消费市场
- 着力构建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被引量:2
- 2010年
- 构建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农民务农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二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农民务工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体制保障机制;四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构建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政策保障机制;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社会保障机制。
- 徐永新
- 关键词:农民
- 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下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改革被引量:13
- 2010年
- 就业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但是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使农民工与城镇市民在就业准入、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待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平等,对农民工就业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降低了市民化能力,抑制了市民化进程,因此必须对城乡二元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 徐永新
-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
- 试论新时期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它对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是,分化后的各个阶层毕竟是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随着农村社会的分化,原来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秩序被打破,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因此,科学分析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前提。
- 郭玉亮
- 关键词:农村社会阶层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