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2007-19)
- 作品数:3 被引量:50H指数:2
- 相关作者:胡锡琴王磊禚君李娅琳杨红莲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免疫调节途径的舌草首乌颗粒辅助抗肿瘤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舌草首乌颗粒辅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CY复制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舌草首乌颗粒对免疫受抑小鼠血流中惰性炭粒的吞噬廓清能力的影响和免疫受抑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同时观察舌草首乌颗粒对正常小鼠溶血素形成、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比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舌草首乌颗粒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P<0. 05);舌草首乌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大鼠的WBC和PLT水平(P<0. 05);与空白组相比,舌草首乌颗粒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溶血素形成、外周血T细胞百分比以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P<0. 05)。结论:舌草首乌颗粒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发挥辅助抗肿瘤的作用。
- 高峰卫培峰
- 关键词:免疫调节抗肿瘤
- 何首乌中鞣质与二苯乙烯苷不同配比对大鼠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1年
- 目的研究何首乌提取物鞣质与二苯乙烯苷不同配比对大鼠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何首乌肝毒性的可能物质基础。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A组)给予1ml/100g的蒸馏水,B组给予鞣质4.4g.ml-1.kg-1,C组给予鞣质(4.4g/kg)与二苯乙烯苷(1.0g/kg)1∶1配比的药物,D组给予鞣质(4.4g/kg)与二苯乙烯苷(1.0g/kg)2∶1配比的药物。各组连续给药90d,恢复15d。分别于给药60d、90d及恢复期15d时颈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给药60d,各给药组ALT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HE升高及TBIL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TP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给药90d,B组CHE、TP升高和LDH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CHE、LDH、ALB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恢复期15d,B组TP和ALB升高、C组CHE和ALP降低、D组CHE和LDH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大剂量灌胃何首乌中提取的鞣质与二苯乙烯苷不同配比、对大鼠肝脏有损害,但鞣质对肝脏的损害在停药后可以恢复。
- 胡锡琴李敏杨红莲王磊李丹李娅琳禚君
- 关键词:何首乌鞣质二苯乙烯苷肝毒性
-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大鼠肝酶及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1年
- 目的:观察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对于大鼠肝脏酶及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探求何首乌"肝损伤"的物质基础。方法:大鼠分别按剂量150、300、600mg/kg灌胃给药,连续90d,恢复15天;分别于第60天、90天、105天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肝酶及蛋白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给药第60天,各剂量组球蛋白(GLB)显著升高,白球比(A/G)显著降低;给药第90天,中剂量与大剂量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升高,中剂量组白蛋白(ALB)显著降低;停药第15天,乳酸脱氢酶(LDH)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苯乙烯苷大剂量长期使用时,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停药后可恢复肝功正常。
- 胡锡琴禚君李娅琳王劲松王磊
- 关键词:二苯乙烯苷何首乌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