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5043)

作品数:6 被引量:104H指数:5
相关作者:胡娅敏罗晓玲杜尧东陈丽娟宋丽莉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英瑞气候变化适应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经验模态分解
  • 2篇多时间尺度
  • 2篇气旋
  • 2篇热带
  • 2篇热带气旋
  • 2篇降水
  • 1篇登陆广东
  • 1篇多时间尺度特...
  • 1篇天气学
  • 1篇年华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候特征分析
  • 1篇珠江流域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 1篇流域
  • 1篇THE_IN...
  • 1篇YUNNAN
  • 1篇ACTIVI...

机构

  • 5篇广东省气候中...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5篇胡娅敏
  • 3篇罗晓玲
  • 2篇杜尧东
  • 2篇陈丽娟
  • 1篇宋丽莉
  • 1篇覃志年

传媒

  • 2篇气象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广东气象
  • 1篇Scienc...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The influence of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activity anomalies on Yunnan's extreme drought of 2009-2010被引量:27
2012年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suffered a record-breaking drought that persisted from autumn 2009 into spring 2010.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physical causes of this extreme drought event in terms of persistent anomalies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 the tropical atmosphere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hereafter the MJ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drought in Yunnan was caused directly by deficient rainfall lasting from the summer of 2009 to the spring of 2010. Further ex- ploration reveals a persistent positive variation of MJO index 1 from June to October. Accordingly,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over the Bay of Bengal (BOB) weakened continuously, and then an anomalous descending airflow was induced over the tropi- cal Indian Ocean, resulted in the anomalous weakening of vertical Asian monsoon circulation in South Asia. Consequently, the transport of water vapor from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to Yunnan decreased abnormally, leading to persistent below-normai rainfall over Yunnan from summer to autumn in 2009. As a result, a severe drought began to appear in autumn. In the winter of 2009-2010, MJO index 1 remained persistently positive, indicating the continuous weakening of convective activity over the BOB.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persistent positive anomalies in the MJO also demonstrated anomalous patterns. Specifically, there was an anomalous high-pressure ridge stretching from South Asia through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nto the western part of southwestem China.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ver Yunnan was dominated by vertical descending airflow in the high-pressure ridge. Simultaneously, the India-Burma trough was weakened, which resulted in un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port of water vapor from the BOB to Yunnan, causing the observed persistent deficient precipitation in winter and the subsequently intensified drought. Therefore, the persistent anomalies in MJO activity in the tropical atmospher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
LU JunMeiJU JianHuaREN JuZhangGAN WeiWei
关键词:YUNNANMJO
近58年登陆广东热带气旋位置和生成源地的变化被引量:23
2011年
根据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8 a登陆广东及各区域热带气旋的频数、时间、强度及其与生成源地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近58年登陆热带气旋最多(少)集中于粤西西区(粤东中区),7-9月是各区登陆高峰期,其中粤西和珠三角呈现出弱的下降趋势,而粤东无明显变化趋势。②登陆热带气旋生成源地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大部分热带气旋从5月开始生成,随后源地逐渐向东向北扩大,9月达到最东和最北位置,从10月开始逐步南移和西移。但各区登陆时间与发生源地的关系无明显规律性。③登陆广东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其生成区域也不同:登陆时达到热带气旋等级的集中生成于南海、菲律宾海盆和加罗林群岛,登陆时达到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等级的主要生成于南海,登陆时达到强热带风暴和超强台风等级的生成于西太平洋。各区均以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登陆居多、热带低压和热带风暴较少,登陆粤东的强度强于粤西。南海地区生成的热带气旋以登陆粤西最多,其次是珠三角,登陆珠三角和粤东的超强台风源地较粤西偏南偏东。登陆粤西和粤东的热带气旋源地分布于在西北—东南走向的带状分布区间内,而珠三角较为分散。
胡娅敏宋丽莉罗晓玲
关键词:热带气旋
广西夏季降水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影响因子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1951—2011年广西夏季降水站点资料和NCEP/NACR等多种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统计检验分析了广西夏季降水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夏季降水进行拟合和预测试验。结果显示:广西夏季降水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不同时间尺度对应着环流因子不同时间尺度的分量;在准2年尺度上,主要影响因子为季风槽、低空急流、高空急流、贝加尔湖高度场、南印度洋东部海温。利用对广西夏季降水影响显著的环流因子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夏季降水,相关系数为0.73,表明广西夏季降水是环流因子多时间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前期冬季南印度洋东部海温异常本征模态函数作为前兆因子预报广西夏季降水,6个独立样本检验显示预测与实况趋势一致,该工作可供利用多时间尺度信息进行区域气候预测参考。
覃志年胡娅敏陈丽娟
关键词:夏季降水多时间尺度经验模态分解
近49年华南“龙舟水”的降水分型被引量:35
2013年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对华南地区1961—2009年“龙舟水”进行了降水分型,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经验模态分解(EMD)、Morlet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测等分析方法对各降水型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华南“龙舟水”具有东南沿海型、北部型和西南沿海3种优势降水型,并存在着6--8a的周期振荡。近49年东南沿海型(北部型和西南沿海型)呈现一致的下降(上升)趋势,华南“龙舟水”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主要呈现北部型,但近几年东南沿海型和西南沿海型对应显著正距平。东南沿海型和北部型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各有一次突变,而西南沿海型没有发生明显的突变。最后,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季风槽、低层切变线、垂直速度和整层水汽输送等方面对比了“龙舟水”期间3种不同降水型所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同。
胡娅敏杜尧东罗晓玲
关键词:经验模态分解
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回归集成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引入能够将非线性、非平稳过程的数据进行线性化和平稳化处理的EMD方法,对广东降水的时间序列进行时间尺度分离,从复杂的非平稳信号中提取相对简单以不同时间尺度振荡的准周期信号,选取能较好描述降水周期特征的IMF分量作为建模备选因子,然后以均生回归、均生相关、韵律拟合误差和拟合误差4种方法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得到采用多尺度因子构建的4种单预测模型近10年Ps评分和降水距平符号同号率平均分在68~73分和50%~58%之间,而采用4种模型构建的回归集成模型两种评分方法的平均分分别高达79.8和68.8%,较单一预测模型评分分别提高了近10分和10%以上。将具有降水指示信号的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因子耦合到回归集成预测模型,其Ps评分结果与纯降水集成模型相当,但同号率评分略高3.1%。从而,提取要素序列的多种时间尺度特征,并采用多模型的集成预报,均能有效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
胡娅敏覃志年陈丽娟罗晓玲
关键词:多时间尺度经验模态分解
近50年影响珠江流域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对1961~2010年影响珠江流域的热带气旋(T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近50年年均4.24个TC影响珠江流域,其中台风以上等级1.02个,两者以每10年0.3个逐渐减少。其平均中心气压为984.0 hPa,平均极端最低气压为968.7 hPa,前者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后者每10年减弱1.4 hPa。影响珠江流域热带气旋生成源地的平均最南位置为10.3°N,平均最北位置为17.5°N,两者均表现出向北移动的倾向,其中前(后)者每10年北移0.9°(0.6°),近几年影响珠江流域热带气旋生成源地位置向10°N~19°N区间汇聚。影响珠江流域热带气旋的平均初旋日在7月1日,终旋日在9月15日,台风季为76.5 d,其中初(终)旋日每10年推迟(提前)1.3(6.0)d,台风季以每10年8.2 d的速率减少,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前期处于偏短时期,近几年又开始呈现增长趋势。
胡娅敏杜尧东罗晓玲
关键词:天气学热带气旋气候特征珠江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