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QC08C95)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郑永日王建交解洪军周凤刚靳旭亮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海林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慢病毒介导EGF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胶质瘤模型中迁移分布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如何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胶质瘤基因治疗中最好的药物载体?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大鼠C6胶质瘤模型脑内,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内的迁徙与定位。方法: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细胞获取纯化的BMSCs。慢病毒介导EGFP转染BMSCs,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并行流式细胞仪检测EGFP阳性转染率。利用立体定向仪将培养好的C6细胞注入大鼠脑内,建立大鼠脑内胶质瘤模型。将标记EGFP的BMSCs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入模型鼠脑内;移植后第1,7天处死大鼠,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在肿瘤内的迁移分布。结果: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脑内胶质瘤模型。以EGFP标记的BMSCs在模型鼠脑内主动迁移分布于肿瘤内部及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界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
- 庞恒元李万超靳旭亮郑永日王建交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载体C6细胞
- 干细胞移植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TAT3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检测神经干细胞移植后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部STAT3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来研究移植入的神经干细胞对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抑制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20只,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对照组)10只,干细胞移植组(治疗组)10只。取孕14天的Wistar胎鼠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培养至第三代,于损伤后的24小时立体定向注射植入成年Wistar大鼠脑缺血损伤局部。于移植后48小时处死鼠取脑,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和westernblot法检测STAT3蛋白表达的变化差异。结果:移植入神经干细胞后,实验组局部STAT3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都比对照组明显的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移植入的神经干细胞通过上调STAT3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发挥局部神经元的抗凋亡作用,减轻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神经功能。
- 王建交周凤刚解洪军郑永日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BCL-2蛋白STAT3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