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9JC1410700)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徐卫国郭雪君管小俊宋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炎症
  • 1篇气肿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细胞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炎症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疾病
  • 1篇间充质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肺疾病
  • 1篇肺内
  • 1篇肺气肿
  • 1篇干细胞
  • 1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宋琳
  • 1篇管小俊
  • 1篇郭雪君
  • 1篇徐卫国

传媒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肺内输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肺气肿大鼠慢性炎症的调控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肺气肿大鼠慢性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烟熏法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转染MSC,烟熏大鼠肺内输入转染的MSC(n=4),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MSC的分布。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气肿组及MSC干预组,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BALF、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测量平均内衬间隔(MLI)评估肺气肿改变。结果肺内输入MSC 4周后,不同肺叶仍可见存活的MSC。与肺气肿组相比,MSC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血清和BALF中TNF-α及IL-1β水平、肺组织中MDA含量和MLI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C降低肺气肿大鼠气道及全身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对肺气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管小俊宋琳郭雪君徐卫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炎症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