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21002)
- 作品数:31 被引量:92H指数:6
- 相关作者:田中群孙世刚周绍民杨防祖林昌健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贵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铜电极表面铜锡合金电结晶机理被引量:5
- 2013年
- 在弱酸性柠檬酸盐体系铜锡合金镀液中,采用线性扫描伏安(LSV)、循环伏安(CV)和计时安培实验方法,运用Scharifker-Hills(SH)理论模型和Heerman-Tarallo(HT)理论模型分析拟合实验结果,研究铜锡合金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过程与电结晶机理.结果表明,铜锡合金在铜电极表面实现共沉积并遵循扩散控制下三维瞬时成核的电结晶过程.电位阶跃从-0.80 V负移至-0.85 V(vs SCE),HT理论分析得到铜锡合金的成核与生长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成核速率常数(A)值从20.19 s-1增加至177.67 s-1,成核活性位点密度数(N0)从6.10×105cm-2提高至1.42×106cm-2,扩散系数(D)为(6.13±0.62)×10-6cm2s-1.
- 史纪鹏杨防祖田中群周绍民
- 关键词:铜锡合金电结晶循环伏安
- 碳载钴镍合金纳米电极的制备表征与电催化性能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玻碳(GC)表面电沉积CoNi合金纳米粒子,成功制得碳载CoNi合金纳米电极(CoNi/GC)。SEM结果显示,CoNi粒子呈十八面体结构,粒径约100nm,分布较均匀。选区电子衍射(SAED)结果显示,CoNi合金纳米粒子为单晶结构。XPS结果显示,金属态的Co(0)和Ni(0)占主导地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Ni/GC不但对亚硝酸钠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相对于本体Co和本体Ni,CoNi/GC的起始还原电位(Ei)正移约90mV,还原峰电流(jp)增大6~14倍。而且对氧还原亦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CoNi/GC的峰电流密度(jp)和动力电流密度(jk)分别是GC电极的1.7和5.2倍。
- 欧洁连陈燕鑫李明轩许斌斌王鹏陈声培孙世刚
- 关键词:GC电极电沉积氧还原
- 离子液体电化学界面的原位表征
- 离子液体作为电化学溶剂具有电化学窗口宽、蒸汽压低、热稳定性好以及良好的导电性等传统电解质溶液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电极与离子液体形成的界面是复杂界面,难以用水溶液模型来描述。为了更好地将离子液体运用于电化学各领域,有必要...
- 颜佳伟胡晓艳钟赟鑫张梦李棉刚吴德印田中群毛秉伟
- 关键词:离子液体STMAFM
- SO42-与H2O在Au(111)上吸附行为的ECSTM与电化学Raman研究
- 1992年,Magnussen,O.M.等人利用STM研究了H2SO4水溶液中阴离子在A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1],发现在电位正移到0.75 V 后,电极表面形成√7×√3的有序吸附结构.随后,人们采用光...
- 张梦丁松园黄逸凡毛秉伟田中群
- 关键词:H2OECSTM
- 适用于单个金属纳米颗粒表征的单粒子显微和光谱技术
- 金银等金属纳米粒子独特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效应所产生的特殊的颜色、光热效应、以及所产生的特殊的电磁场增强效应,使其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得到了重要的应用1.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获得的消光光谱中包含纳米粒子的吸收...
- 任斌刘必聚王翔林海昕沈炜李界明林楷强
- 关键词:单颗粒金属纳米粒子
- 功能分子在贵金属纳米晶催化剂形状控制合成中的作用机理被引量:2
- 2013年
- 金属纳米晶催化剂(简称金属纳米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能源等现代工业。铂等稀贵金属目前仍然是燃料电池等领域不可替代的催化剂材料,进一步提高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和利用率一直是重大挑战。金属的表面结构取决于晶体的形状。因此,形状控制合成可有效地调控金属纳米晶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性质,近年来得到了大量研究。功能分子(保护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添加剂等)对金属纳米晶的形状控制合成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湿化学法形状控制合成中。深入认识功能分子在形状控制合成中的作用机理,可为理性地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催化剂提供指导。功能分子通常是通过在纳米晶核特定晶面上优先吸附,或刻蚀某些特定的晶面,或者加速或抑制某些晶面的生长实现对纳米晶催化剂表面结构的调控。虽然通过结构控制合成的电化学法和湿化学法已经制备出大量不同表面结构的金属纳米晶催化剂,但是对功能分子作用机理的认识还远未深入。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金属纳米晶催化剂形状控制合成的进展,侧重阐述对功能分子作用机理的研究,总结了功能分子在金属纳米晶催化剂形状控制合成中优先吸附的重要作用机制,以及优化功能分子在纳米粒子形状控制合成中的一些基本策略。
- 陈德皓徐常登刘子立陈玲甄春花孙世刚
- 关键词:功能分子
- 光诱导约束刻蚀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生成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荧光分析,暂态光电流响应分析,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Mott-Schottky响应分析考察了外加电位,光照时间,溶液pH等几个关键因素对光诱导约束刻蚀体系中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游离OH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加电位为1.0 V时,光电协同产生游离OH效率最高;OH的光催化生成与消耗能很快达到稳态,形成稳定的约束刻蚀剂层,有利于保持刻蚀过程中的精度;当pH为10时,TiO2纳米管光催化产生游离OH效率最高.研究结果对于调控和优化光诱导约束刻蚀平坦化铜的溶液体系,提高铜的刻蚀速度或平坦化精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胡艳方秋艳周剑章詹东平时康田中群田昭武
- 关键词:荧光检测TIO2纳米管阵列
- 钴铂合金薄膜的循环伏安电沉积及其异常红外性能研究
- 2014年
- 运用循环伏安电沉积在玻碳基底上制得纳米结构钴铂合金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研究表明,钴铂薄膜主要由平均粒经为139 nm的纳米粒子组成,钴和铂的原子比为3∶5.以CO为探针分子,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发现钴铂薄膜具有异常红外效应.吸附态CO发生异常红外吸收,谱峰比本体钴和铂分别增强了34和43倍.
- 陈青松郭国聪孙世刚
- 关键词:异常红外效应原位红外光谱
- ZnFe2O4修饰的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在太阳光作用下,有机染料自身很难发生降解。近年来,利用TiO2纳米管阵列的光催化特性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成为一种新兴的环境处理技术。但是,由于TiO2的宽带隙(Eg=3.2eV)和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等缺点,TiO2纳米管...
- 王梦晔蔡建怀孙岚林昌健
- 关键词: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性能
- 碳材料的电化学界面对碳载铂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正>对碳载贵金属铂(Pt)电催化剂而言,碳材料本身的电化学界面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迄今尚未很好地建立。实验采用不同的电化学预处理方法处理玻碳电极,以获得不同的电化学界面;通过系统地调查
- 杨永学王文婧王成谢兆雄时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