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227777135)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毕胜利李东红孙子梅安和兵张红真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26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窒息新生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以及补体C3、C4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临产急性胎儿窘迫孕妇,娩出新生儿正常者30例为窘迫组,娩出新生儿窒息者30例为窒息组,同期剖宫产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新生儿脐动脉血,用ELISA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窘迫组和窒息组新生儿脐血IGF-1、IGFBP-3、IgG、IgA水平均显著对照组(P<0.05);窒息组新生儿脐血IGF-1、IGFBP-3、IgG、IgM、IgA、C3水平更低于窘迫组(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IGF-1、IGFBP-3减少,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 王旭平赵丽倩李东红孙子梅毕胜利任熙张雅莉安和兵
-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免疫球蛋白补体
- 新生儿窒息致多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3年
- 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是指出生后1min尚不能建立规则、有效的自主呼吸并伴有呼吸循环障碍的紧急状态;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5.0%~6.0%,国内为4.7%~8.9%。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酸中毒,由于缺氧引起的乳酸积聚、能量代谢衰竭,引起细胞离子泵功能受损和细胞内酸中毒,使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损伤,
- 毕胜利赵丽倩张红真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呼吸循环障碍紧急状态
- 细胞黏附分子在危重病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严重失血、失液、创伤、感染以及急性胰腺炎等致病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组织低灌注,进而引起氧代谢异常和能量代谢障碍是危重患者发生MOF的关键环节[2]。因此,改善重症患者的微循环灌注状态成为抢救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3]。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过表达并释放,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血小板与内皮细胞黏附,成为除致病因素直接导致微循环障碍的又一关键靶点。干预CAMs表达成为改善微循环灌注状态的关键措施[4]。目前,在CAMs的众多家族中,与微循环障碍相关的 CAMs主要集中在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5]。本文重点综述 CAMs 在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休克以及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病引起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
- 赵丽倩毕胜利
- 关键词:微循环障碍细胞黏附分子危重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内皮细胞黏附
- 窒息新生儿脐血D-二聚体水平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变化
- 2014年
- 目的:分析窒息新生儿脐血pH、D-二聚体水平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变化。方法 :选择临产过程出现急性胎儿窘迫孕妇40例,其剖宫娩出新生儿以1min Apgar评分确定为正常者20例(窘迫组),出现窒息者20例(窒息组);另选无急性胎儿窘迫、同样剖宫娩出的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取各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定磷法检测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各组脐动脉血pH值、D-二聚体水平和红细胞膜Na+-K+-ATP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脐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窘迫组(P均<0.05),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窘迫组(P均<0.05),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窘迫组(P均<0.05);窘迫组pH值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纤溶和红细胞膜泵功能检测结果,可为新生儿窒息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 毕胜利赵丽倩李东红孙子梅白秀平闫学花安和兵
- 关键词:脐血D-二聚体NA+-K+-ATP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