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260)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弘涛高明谷云黎程璐贾彬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艺术更多>>
- 汶川地震昭化古城历史建筑震损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基于汶川地震后昭化古城210处历史建筑震害调研,对古城木结构、生土结构、石结构历史建筑进行了震损统计与机理分析。昭化古城93.8%的历史建筑为木结构,多采用穿斗木承重构架与竹编夹泥围护墙的结构形式,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木结构历史建筑的震损形式主要有榫卯连接破坏、木柱折断、柱脚滑移等,土结构历史建筑震损形式主要有承重生土墙的开裂或垮塌、掉瓦、屋架倾斜等,石结构门楼历史建筑共计三处均为轻微破坏,震损形式主要有雉堞震损、拱券开裂及边缘城墙震裂或局部倒塌。
- 贾彬程璐刘弘涛
- 关键词:汶川地震历史建筑
- 南宁古城园林与城池建设的关系被引量:5
- 2012年
-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公共园林与衙署园林在知名度上要低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宅园,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古代城市中,它的作用要明显高于其他园林。在南宁的古代城市建设中,公共园林与衙署园林占据重要地位,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一些不可替代的功能。分析其关系的通用性与特殊性,对于深入认知中国园林传统,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当前城市园林景观,增加城市园林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 谷云黎
-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共园林安全体系
- 从一片青瓦看中国文化被引量:7
- 2014年
- 从瓦的产生与推广、功能形式及一直被使用的原因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意在透过瓦本身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物质的衍化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 高明刘弘涛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 汶川地震后建筑遗产重建概述
- 2013年
- 通过回顾汶川地震后受损建筑遗产的重建过程,阐述建筑遗产重建组织策略与政策机制,总结地震后建筑遗产的重建的经验;同时结合建筑遗产防灾减灾与重建的研究现状,探讨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大致方向,为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及震后重建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
- 徐树鼎刘金梁成斌石伟
- 关键词:建筑遗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