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作品数:23,080 被引量:222,239H指数:107
相关作者:彭永臻蒋云钟罗周全余新晓李幼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871篇期刊文章
  • 1,580篇学位论文
  • 1,3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98篇农业科学
  • 4,492篇医药卫生
  • 2,325篇建筑科学
  • 1,6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91篇天文地球
  • 1,197篇水利工程
  • 1,10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54篇矿业工程
  • 988篇交通运输工程
  • 924篇经济管理
  • 878篇化学工程
  • 811篇生物学
  • 748篇电气工程
  • 602篇机械工程
  • 507篇理学
  • 380篇金属学及工艺
  • 3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27篇土壤
  • 559篇中医
  • 386篇基因
  • 374篇建筑
  • 351篇值模拟
  • 350篇数值模拟
  • 343篇细胞
  • 332篇色谱
  • 306篇污染
  • 289篇相色谱
  • 269篇玉米
  • 265篇混凝土
  • 251篇蛋白
  • 249篇病毒
  • 245篇小麦
  • 243篇有限元
  • 242篇城市
  • 234篇仿真
  • 221篇网络
  • 209篇植物

机构

  • 722篇中国农业大学
  • 624篇北京林业大学
  • 598篇同济大学
  • 562篇西北农林科技...
  • 530篇中国林业科学...
  • 517篇中国科学院
  • 481篇清华大学
  • 410篇河海大学
  • 408篇北京科技大学
  • 39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46篇中国水利水电...
  • 337篇东南大学
  • 307篇中南大学
  • 295篇大连理工大学
  • 278篇西南交通大学
  • 271篇浙江大学
  • 258篇华南理工大学
  • 250篇中国矿业大学
  • 22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20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68篇蒋云钟
  • 68篇彭永臻
  • 52篇罗周全
  • 48篇李幼平
  • 48篇李涛
  • 47篇余新晓
  • 46篇张敏
  • 41篇王贵禧
  • 40篇王淑莹
  • 39篇徐政
  • 39篇方秀才
  • 36篇王莉
  • 36篇李鸿浩
  • 35篇杜燮祎
  • 32篇王丹
  • 32篇杨晓妍
  • 27篇金晔鑫
  • 24篇王应强
  • 22篇沈建通
  • 22篇李萃萃

传媒

  • 761篇食品科学
  • 341篇农业机械学报
  • 32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62篇人民黄河
  • 206篇黑龙江畜牧兽...
  • 202篇金属矿山
  • 20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99篇安徽农业科学
  • 193篇建筑科学
  • 188篇中华中医药杂...
  • 182篇中国电机工程...
  • 149篇农业工程学报
  • 147篇南京林业大学...
  • 144篇南水北调与水...
  • 143篇煤炭科学技术
  • 14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33篇同济大学学报...
  • 13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30篇环境工程学报
  • 114篇水电能源科学

年份

  • 5篇2023
  • 18篇2021
  • 27篇2020
  • 32篇2019
  • 75篇2018
  • 103篇2017
  • 179篇2016
  • 319篇2015
  • 715篇2014
  • 1,516篇2013
  • 2,976篇2012
  • 5,063篇2011
  • 6,553篇2010
  • 4,887篇2009
  • 2,618篇2008
  • 676篇2007
  • 14篇2006
23,0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西花岗岩红壤区土壤侵蚀3S定量监测研究
土壤侵蚀是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壤侵蚀会造成土层流失、肥力下降、碳库损毁等危害,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健康水平产生威胁。我国的侵蚀问题...
林晨
关键词:土壤侵蚀监测方法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文献传递
RNA干扰和合成小分子对大肠杆菌外排泵抑制作用研究
本研究分别采用RNA干扰技术和合成吲哚类小分子抑制剂的方法,研究大肠杆菌主动外排泵AcrAB-TolC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 通过对临床分离480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初步筛选耐药菌株,使用氯霉素、四环素...
曾博
关键词:大肠杆菌RNA干扰耐药性
文献传递
内蒙古阿拉坦敖包地区金及相关元素化探异常提取及成矿远景评价
阿拉坦敖包一带是重要的砂金、铂矿床,但找原生金矿的工作一直没有突破。该区属低缓的地形与地貌特征,本文首次对该区运用系统的水系沉积物方法,对取样新获分析数据,运用计算机技术对金异常进行处理、分析,并进行了成矿预测。本文运用...
石永兴
关键词:化探数据处理
文献传递
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构建与研究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蓬勃发展,目前正由规模发展向提高教育质量转变,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是当前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尽管传统的远程教学系统都强调共享和服务,...
张光
关键词:网格远程教育移动代理
文献传递
1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分类与鉴定,试验采用PCR方法从1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扩增16S rDNA基因5'端片段,并对所得DN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同时用DNAMan软件对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分枝杆菌序列进行比较,计算种间相似性,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有浅黄分枝杆菌2株、偶发分枝杆菌3株、母牛分枝杆菌2株、新金色分枝杆菌4株,另有3株分别与Mycobacterium sp.Myc399、新金色分枝杆菌与偶发分枝杆菌有较好的亲缘关系。
葛淑敏钱爱东王铁锋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鉴定PCRRRNA
浅谈泄泻与脏腑的关系被引量:20
2011年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关于泄泻的论述,探讨泄泻的发生与各脏腑的关系,深入挖掘泄泻的成因,为泄泻的治疗提供帮助。结果发现泄泻虽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但与肝、肾、肺、大肠、小肠、膀胱的关系也不容忽视。认为研究泄泻,分析泄泻与脏腑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王翠芳李峰王玉光
关键词:脏腑
吴茱萸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不同产区吴茱萸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SRAP技术对吴茱萸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试剂盒提取吴茱萸幼嫩叶片基因组DNA,构建SRAP试验体系,筛选引物并对35份样品进行遗传背景的研究,用NTSYS-pc 2.1软件对SRA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00对SRAP引物中优选10对用于吴茱萸遗传背景的研究,其中两对引物可有效鉴别吴茱萸品种,分别为Me4+Em1和Me9+Em10。10对引物共扩增得到清晰条带188条,其中共有条带43条,多态性条带145条,多态性比率为77.1%。聚类结果显示在相关系数为0.52时,吴茱萸与密果吴萸分居两群;在相似系数为0.62时,共分为3大类群。吴茱萸中的石虎变种比吴茱萸原变种的遗传差异更显著;石虎品种呈现出较强的地缘相关性,特别是受海拔因素影响明显。结论吴茱萸遗传背景差异明显,SRAP分析可有效鉴别不同品种的吴茱萸,并检测到地区间的差异。
魏宝阳曹亮李顺祥黄丹卢向阳
关键词:石虎SRAP聚类分析
中医外治法在围手术期应用的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中医外治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产,近代以来,现代外科技术的引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为此,本文就中医外治法在围手术期的应用现状做出总结,分析其存在的利弊,就如何改善现状,发展中医外治法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更好地服务患者提出思考。
代睿欣白遵光王昭辉林高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围手术期
超级稻专用肥对不同种植方式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探明超级稻专用肥对不同种植方式的适应性,以常规超级稻合美占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超级稻专用肥(SSF)对人工插秧、机插秧、撒直播、免耕撒直播、机穴直播、抛秧、免耕抛秧7种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化肥(CK)相比较,SSF显著提高人工插秧、机插秧、撒直播、免耕撒直播、机穴直播、抛秧、免耕抛秧7种种植方式的产量,分别提高20.03%、12.36%、22.26%、9.2%、22%、21.93%和17.56%;SSF亦能显著提高人工插秧和机插秧稻米的胶稠度,以及撒直播稻米的蛋白质含量,而显著降低了抛秧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超级稻专用肥对上述7种种植方式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杨晓娟李武唐湘如黎国喜潘圣刚钟克友肖立中段美洋
关键词:水稻
氯胺酮滥用大鼠心血中氯胺酮含量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长期腹腔注射(ip)不同剂量氯胺酮大鼠心血中氯胺酮含量变化规律。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大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 mg.kg-1、30 mg.kg-1和60 mg.kg-1氯胺酮剂量组。每天按体重ip一次,制备大鼠氯胺酮滥用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又各分为5批,分别在染毒或给予生理盐水后45 min、1周、2周、3周和3周停药3 d后各处死一批大鼠(6只/批),提取并用GC/MS和GC法分析不同时间点大鼠心血中氯胺酮含量。结果:氯胺酮连续滥用后大鼠血中氯胺酮浓度逐渐增加,且停药3 d后仍可检出。结论:氯胺酮可能存在体内积蓄,长期服用可使氯胺酮半衰期延长。
高渊刘美丽王玉瑾
关键词:氯胺酮滥用
共2,5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