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469)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5
相关作者:张乾勇糜漫天冉莉万婧高燕翔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脂肪
  • 7篇酒精
  • 7篇酒精性
  • 7篇非酒精性
  • 7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代谢
  • 4篇脂代谢
  • 4篇脂肪肝
  • 4篇膳食
  • 4篇酒精性脂肪肝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脂肪酸
  • 3篇脂肪性
  • 3篇脂肪性肝病
  • 3篇膳食脂肪
  • 3篇膳食脂肪酸
  • 3篇酒精性脂肪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机构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张乾勇
  • 6篇冉莉
  • 6篇糜漫天
  • 4篇田晓媛
  • 3篇高燕翔
  • 3篇万婧
  • 2篇张海英
  • 2篇陈诗慧
  • 1篇时皎皎
  • 1篇刘裕
  • 1篇陈玲
  • 1篇张勇
  • 1篇袁丽佳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西南军医
  • 1篇重庆市营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肝细胞SREBP-1c表达及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肝细胞脂代谢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epG2肝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二十碳五烯酸(EPA)组、棕榈酸(PA)组、EPA和亚油酸(LA)1:1...
田晓媛张乾勇冉莉
关键词:脂代谢SREBP-1C
文献传递
SREBP-1c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研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152例NAFLD患者和146例未患脂肪肝人员,收集血液样本检测血脂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线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SREBP-1c基因18号外显子54G/C多态性.结果 NAFLD病例组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REBP-1c18号外显子54G/C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以GG型的比例最高,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6.1096,P<0.05),NAFLD病例组中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520,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NAFLD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6484倍(OR=1.6484,95%CI:1.3233~10.0984).结论 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异常与NAFLD的患病有显著相关性,参与糖代谢、脂代谢的SREBP-1c基因18号外显子54G/C呈现多态性,其C等位基因可能会使个体的NAFLD发病风险增加.
张海英高燕翔冯晓凡张乾勇糜漫天
关键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
不同膳食脂肪酸对肝细胞SREBP-1c表达及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肝细胞脂代谢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ary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epG2肝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二十碳五烯酸(EPA)组、棕榈酸(PA)组、EPA和亚油酸(LA)1∶1混合组、PA和油酸(OA)1∶1混合组,EPA、PA单独处理组终浓度为150μmol/L,混合处理组各组分浓度为75μmol/L,总浓度为150μmol/L,处理细胞24 h。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变化,测定甘油三酯(TG)含量来评价细胞内脂质含量;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SREBP-1c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PA组、PA和OA 1∶1混合组SREBP-1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EPA和LA 1∶1混合组、EPA组SREBP-1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EPA和LA 1∶1混合组、EPA组肝细胞内TG含量显著减少(P<0.05);PA和OA 1∶1混合组、PA组肝细胞内TG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PA、OA上调肝细胞SREBP-1c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内TG的合成,可能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而EPA、LA下调肝细胞SREBP-1c的表达并显著降低肝细胞内TG含量,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
田晓媛张乾勇冉莉糜漫天
关键词:脂肪酸脂代谢SREBP-1C肝细胞
膳食营养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在西南医院通过B超检查诊断的300例NAFLD患者作为病例,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等信息配比选择相应的健康对象300例作为对照,设计半定量食物频数调查表和24h回顾法表进行了膳食调查,分析NAFLD的膳食危险因素。结果NAFLD病例组摄入牛肉、猪肉、粮谷类、烹调用油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AFLD病例组摄入的总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的脂肪供能比和动物来源的脂肪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总能量、总脂肪、动物来源的脂肪摄入量过多是NAFLD的膳食危险因素。
时皎皎冉莉陈玲万婧糜漫天张乾勇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膳食营养
膳食脂肪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被引量:5
2010年
田晓媛张乾勇
关键词:膳食脂肪酸非酒精性脂肪肝脂代谢
膳食脂肪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而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
田晓媛张乾勇
关键词:膳食脂肪酸非酒精性脂肪肝脂代谢
文献传递
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分别口服安慰剂胶囊或白藜芦醇胶囊,每日2次,2粒/次(150 mg/粒),共服用3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后,干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患者TC和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2)干预后,干预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黏度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改善NAFLD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陈诗慧袁丽佳冉莉万婧张乾勇糜漫天
关键词:血脂血液流变学
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西南医院通过B超检查诊断的105例NAFLD患者作为病例(NAFLD组),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等信息配比选择相应的健康对象110名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水平。结果血浆棕榈酸(C16:0)(OR=1.769)水平升高则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血浆亚油酸(C18:2n-6)(OR=0.855)和花生四烯酸(C20:4n-6)(OR=0.181)水平升高则降低NAFLD的发病风险。结论合理的膳食脂肪摄入可能降低NAFLD的患病风险。
冉莉万婧张海英陈诗慧高燕翔张乾勇糜漫天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气相色谱
不同膳食脂肪酸对大鼠肝脏SREBP-1c基因表达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关系。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NAFLD模型组、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 PUFA)和4∶1 n-6/n-3 PUFA组,每组20只。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饲料中加1%胆固醇和10%不同油脂(分别是10%猪油、10%橄榄油、10%玉米油、8%玉米油+2%鱼油)。分别于第8、16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测定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SREBP-1c、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膳食脂肪酸组(P<0.05),模型组、MUFA组大鼠肝脏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6 PUFA组和4∶1n-6/n-3 PUFA组大鼠血清中TG及肝脏中TC、TG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后,NAS量化评分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对照组、MUFA组、n-6 PUFA组、4∶1 n-6/n-3 PUFA组严重;与对照组比较,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与FAS mRNA表达升高,MUFA组、n-6 PUFA组和4∶1 n-6/n-3 PUFA组SREBP-1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适当比例的n-6/n-3 PUFA)可下调高脂喂养大鼠肝内SREBP-1c的表达,延缓高脂膳食引起的NAFLD发生、发展。
刘裕高燕翔冉莉张勇张乾勇糜漫天
关键词:膳食脂肪酸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非酒精性脂肪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