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7-27)

作品数:1 被引量:3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碧乐林博磊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同位素
  • 1篇年代学
  • 1篇锆石
  • 1篇锆石U-PB...
  • 1篇玲珑花岗岩
  • 1篇花岗岩
  • 1篇U-PB年代...
  • 1篇HF同位素
  • 1篇LU-HF同...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篇林博磊
  • 1篇李碧乐

传媒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胶东玲珑花岗岩的地球化学、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35
2013年
通过玲珑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组成的测试和研究,讨论了玲珑花岗岩的成因、源区和构造背景。研究表明,玲珑花岗岩SiO2的质量分数为68.12%~75.4%,K2O的质量分数为3.7%~5.17%(平均为4.39%),A/CNK为0.72~1.04,属于富硅、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至弱过铝质系列花岗岩,其富集K、Ba、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等活泼的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Zr、Ti、Nb等高场强元素。岩石的高Sr含量(wSr>770×10-6)、低Y含量(wY<7.64×10-6)以及没有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85~1.84),与埃达克岩类似。花岗岩锆石εHf(t)=-18.06~-23.85,第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2358~2710Ma;T-εHf(t)图解和t-(176 Hf/177 Hf)图解显示岩浆源区为2.5Ga±的下地壳,Hf-Rb-Ta、Th/Hf-Ta/Hf判别图解和高的wLa/wNb比值(>2)显示岩石具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花岗岩特征。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8.53±0.79)Ma(MSWD=0.13),属晚侏罗世。综合分析认为,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大陆弧伸展和岩石圈减薄,幔源岩浆底侵提供热动力,古老的镁铁质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玲珑花岗岩。
林博磊李碧乐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地质意义玲珑花岗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