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ABA292)
-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4
- 相关作者:郭生练胡安焱陈华李超群张俊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邯郸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DEM的汉中流域水文过程分布式模拟被引量:2
- 2008年
- 选择汉江上游的汉中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基于栅格DEM流域水文特征的获取和降雨空间插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TOPMODEL的松散耦合型结构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汉中流域的水文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精度与集总式TOPMODEL和集总式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基本相当,而且能够得到流域内部产汇流的分布状况等信息,基本上能够满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需求。
- 林凯荣郭生练陈华胡安焱张俊
-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分布式水文模拟TOPMODEL
- 基于TOPSIS法的水文模型多目标参数自动优选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将TOPSIS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以径流总量误差、总径流过程均方误、洪峰过程均方误和枯水过程均方误为目标函数,采用均方差确定目标函数权重,利用四个流域连续雨洪资料对新安江模型进行多目标参数优选,并与距离函数法比较,探讨其对水文模型多目标参数优选的适应性。结果表明,TOPSIS法和距离函数法模拟效果相当,基于TOPSIS法的多目标参数优选优于单目标参数优选。
- 郭靖郭生练胡安焱李超群张俊
- 关键词:水文模型TOPSIS法遗传算法均方差
- 基于小波变换的汉江径流量多时间尺度分析被引量:37
- 2006年
- 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研究其入库年径流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汉江丹江口站1933~2004年共72a的年径流量过程为例,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水文序列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小波变换时频局部化功能,将水文序列的频率特征在时间域上展现出来,清晰地给出了各种周期的强弱和分布情况,而且还分析出其主要周期,并对汉江2004年以后的年径流量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汉江年径流量的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尺度在时间域中分布很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局部化特征。
- 胡安焱郭生练陈华郭海晋徐德龙
- 关键词:小波变换水文序列多时间尺度
- 汉江下游水污染协同控制探讨
- 2007年
- 以一维河流单种污染物的水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汉江武汉段水质达到国家III级为目的,探讨了河流的水污染控制量。根据各排污口的实测CODCr、BOD5、NH3-N浓度和排放流量,结合河流的流量和水质标准,得出汉江武汉段的水污染协同控制量。计算结果表明,汽配排污口BOD5排放量需削减198 t/a,汉正下河街排污口BOD5排放量需削减617 t/a,其它排污口BOD5排放量在允许值范围以内;各排污口的CODCr排放量均在允许值范围以内;国棉三厂排污口NH3-N排放量需削减57 t/a,汉正下河街排污口NH3-N排放量需削减95 t/a,其它排污口NH3-N排放量在允许值范围以内。该方法充分考虑各污染源合理利用环境的自然降解能力,比简单要求每个污染源都达标排放更合理,对各污染源也更加公平,也容易被排污企业接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胡安焱郭生练
- 关键词:水污染协同控制
- 汉江中下游河流生态需水量探讨被引量:7
- 2006年
- 在借鉴国内外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汉江中下游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维护汉江中下游河流生态所需要的最小水量,探讨了河流自净需水量和防止水华发生的生态需水量,并初步探讨了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对汉江中下游生态需水量的影响。
- 胡安焱郭海晋
- 关键词:汉江中下游生态需水量河流自净水华
- hv-block交叉验证法在率定水文模型参数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本文指出了应用分离样本验证法率定水文模型参数的不足,引入并探讨了hv-block交叉验证法的适用性,并与分离样本验证法进行比较。不同流域、不同系列长度和不同时段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hv-block交叉验证法的模拟预报精度要明显优于分离样本验证法,该法能够充分利用资料信息,特别是当资料系列较短的情况下,其优越性更加突出。
- 李超群郭生练张俊
- 关键词:水文模型参数率定
- 数字汉江GIS系统集成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数字汉江将为汉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成功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在分析数字流域系统集成策略的基础上,研究了数字汉江数据集成和功能集成方法,并开发和实现了数字汉江GIS基础平台。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是数字汉江软件体系的核心模块,为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数字汉江其它专业应用系统奠定了基础。
- 陈华郭生练李超群林凯荣段爱国
- 关键词:GIS数据集成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