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1SJD750031)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吴庆宏陆丹路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女性
  • 2篇小说
  • 2篇盖斯凯尔夫人
  • 1篇道德
  • 1篇短剧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兄弟
  • 1篇叙事
  • 1篇叙事伦理
  • 1篇一神教
  • 1篇幽灵
  • 1篇女性哥特
  • 1篇女性主义
  • 1篇主题
  • 1篇宗教
  • 1篇宗教道德
  • 1篇维多利亚时代
  • 1篇伦理叙事
  • 1篇母亲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 1篇镇江高等专科...

作者

  • 4篇吴庆宏
  • 1篇陆丹路

传媒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盖斯凯尔女性哥特小说中的幽灵、暴君和母亲被引量:1
2014年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以当时流行的哥特文体,创作了短篇小说《老保姆的故事》《克拉雷会苦行修女》和《灰发女郎》等作品,塑造了痛苦的幽灵、专制的暴君和焦虑的母亲几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从女性哥特研究视角解读这些人物形象,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几部一直未引起评论家重视的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很大程度反映了盖斯凯尔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和对女性主义的坚持。
吴庆宏
关键词:女性哥特女性主义
论《克兰福德镇》的BBC短剧改编
2014年
BBC短剧《克兰福德纪事》对小说《克兰福德镇》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在保留小说原有的亲情友情主题基础之上,增加了爱情和教育主题,同时对小说情节做了增减和改动,既很好地保持了原作风貌,又充分地展现了迷你电视剧的特有魅力。它迎合现代观众的口味,将爱情作为贯穿全剧的重要主题,同时增加了短剧的厚重性和时代性,探讨了小说未曾涉及的教育主题。
陆丹路
关键词:改编主题
女性与慈善——解析盖斯凯尔工业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2012年
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伊莉莎白.盖斯凯尔因为在其创作的工业小说《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描绘了工业革命过程中的阶级冲突问题,在20世纪60、70年代受到我国马克思主义评论家的重视。本文则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析这两部作品,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探讨盖氏对19世纪女性与慈善关系的认识。认为,盖氏不仅把女性慈善活动当作缓解阶级矛盾的良方,还将之视为让女性走出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的重要途径。她把自己的慈善事业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在创作中表达了一种不同于男性价值观的独特人文关怀思想。
吴庆宏
关键词:阶级冲突慈善
盖斯凯尔夫人短篇小说《异父兄弟》的叙事伦理
2013年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作家盖斯凯尔夫人以创作长篇小说《玛丽·巴顿》等著称,而她的短篇小说实际与长篇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表现了她独特的人文情怀,《异父兄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以平铺直叙的方式,简单明了的语言,揭示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家庭伦理主题,反映了作者基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宗教信仰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所形成的伦理观。
吴庆宏
关键词:盖斯凯尔夫人伦理叙事
唯一神教对盖斯凯尔夫人的影响
2015年
唯一神教是基督教的分支宗派,在该派伦理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盖斯凯尔夫人自幼形成了注重社会公正、平等、博爱的宗教道德观,并最终把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宗教实践,以此传播唯一神教的精神。由于她的作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坦诚、宽容、理解和帮助,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她受到了当今英国唯一神教派和自由基督徒教派的推崇。
吴庆宏
关键词:盖斯凯尔夫人维多利亚时代宗教道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