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2-EW-B-9KSCX1-YW-09-04)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白红彤李志强李运丽石雷侯喜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叶黄素循环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气体交换
  • 1篇花青素
  • 1篇花青素含量
  • 1篇光合特性

机构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篇姜闯道
  • 1篇侯喜林
  • 1篇石雷
  • 1篇李运丽
  • 1篇李志强
  • 1篇白红彤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光强对紫罗勒花青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研究了不同光强对紫罗勒花青素含量、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反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光下紫罗勒叶片较厚,而弱光下叶片较薄。与弱光下生长的紫罗勒相比,强光下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花青素含量较高、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升高、表观量子效率下降、净光合速率(Pn)明显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系统II性能参数(PI)增大,同时,天线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升高,而非光化学猝灭(NPQ)降低;叶片光化学反射指数(PRI)下调幅度较小。由此,可以认为光强通过影响紫罗勒叶片厚度、比叶面积、色素含量、光系统II性能从而改变其光合能力;提高光合能力和花青素含量有助于紫罗勒适应强光环境。
李运丽侯喜林李志强白红彤石雷姜闯道
关键词: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花青素叶黄素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