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卫生局立项课题([2006]34)
-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晓莺李晓梅牟鸿刘向红蒋芙蓉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市卫生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肠功能障碍早产儿胃液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后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胃肠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为寻找早期预测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客观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院新生儿监护室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160例不同胎龄早产儿,随机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80例(观察组)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8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胃液中EGF水平变化,观察组收集样本时间均为症状表现12 h内,对照组为入院3 d内。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按不同胎龄分为4组:28~30周组,30+1~32周组,32+1~34周组,34+1~36+6周组,每组20例,观察组胃液EGF质量浓度(ng.L-1)分别为68.2±11.4,172.0±34.4,284.8±30.6,444.4±82.4,对照组胃液EGF质量浓度(ng.L-1)分别为:343.0±45.2,494.4±29.4,703.3±118.1,947.8±158.1,EGF随胎龄不同,分泌水平随之变化,胎龄越大,其表达水平越高。胃肠道EGF的分泌水平与胎龄呈正相关。结论早产儿胃肠衰竭时EGF分泌水平明显降低,反映了胃肠道功能的损害程度。
- 李晓梅刘建红吕欣李晓莺刘向红胡伟段春红牟鸿蒋芙蓉张兆芳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胃肠功能障碍酶联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