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项目(13395810100)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3
相关作者:祝增荣武向文常晓丽杜兴彬袁永达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水稻
  • 3篇有害生物
  • 3篇有害生物综合...
  • 3篇生态工程
  • 3篇生物综合
  • 3篇水稻害虫
  • 3篇害虫
  • 2篇稻纵卷叶螟
  • 2篇诱虫
  • 2篇纵卷叶螟
  • 2篇卷叶
  • 2篇卷叶螟
  • 2篇黄色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单克隆抗体技...
  • 1篇预警
  • 1篇水稻黑条矮缩...
  • 1篇水稻黑条矮缩...
  • 1篇水稻品种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上海市农业技...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祝增荣
  • 4篇程家安
  • 3篇陈海霞
  • 3篇王冬生
  • 3篇张天澍
  • 3篇袁永达
  • 3篇杜兴彬
  • 3篇常晓丽
  • 3篇武向文
  • 2篇陆爽
  • 1篇滕海媛
  • 1篇沈慧梅
  • 1篇原鑫
  • 1篇孙学鹏
  • 1篇李红叶
  • 1篇赵伟春
  • 1篇张春红

传媒

  • 2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稻品种对田间稻纵卷叶螟代间发生关系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更好地防控稻纵卷叶螟,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采用赶蛾法、黄色诱虫板诱集法和水稻白叶和卷叶数统计法,研究了稻纵卷叶螟在不同品种水稻田中的行为。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在上海的始见期为7月初水稻分蘖期,7月中旬稻纵卷叶螟第四代成虫第一次发生,8月中旬和9月中旬相继第五、六代成虫发生,10月中旬成虫数量急剧减少,10月下旬几乎消失。至水稻收获期,田间很难再见到稻纵卷叶螟成虫的踪迹。稻纵卷叶螟成虫最适的栖境为‘浦优608’水稻田,最不适的为‘旱优53’水稻田;稻纵卷叶螟成虫偏向于在‘宝835’水稻苗上产卵为害,最不喜好在‘旱优53’上产卵为害;稻纵卷叶螟成虫偏向于在‘HSF越光’和‘浦优608’水稻田活动,最不喜活动在‘嘉33’水稻田。水稻亚种、育种方式对稻纵卷叶螟的为害无显著影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稻纵卷叶螟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发生动态规律,有助于采取更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常晓丽武向文袁永达张天澍杜兴彬沈慧梅陈海霞王冬生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水稻品种
中国水稻害虫治理对策的演变及其展望
害虫治理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害虫的治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历史上水稻害虫的变迁,研究发现古代直至1950年,水稻害虫的治理体...
祝增荣程家安
关键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水稻生态工程
中国水稻害虫治理对策的演变及其展望被引量:25
2013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水稻害虫的变迁、相应的对策演变,从中了解、总结害虫发生与人类治虫对策之间的因果渊源,指出只有师法自然、通过生态工程实施生态治理技术才能持续双赢。
祝增荣程家安
关键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水稻生态工程
上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早期预警及防控建议被引量:1
2014年
综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扩散趋势及其防控措施。
常晓丽杜兴彬陈海霞武向文陆爽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
关键词: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扩散预警
中国水稻害虫治理对策的演变及其展望
害虫治理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害虫的治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历史上水稻害虫的变迁,研究发现古代直至1950年,水稻害虫的治理体...
祝增荣程家安
关键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水稻生态工程
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评价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中的作用和效果,为测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绿色防控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色诱虫板诱集法与常规赶蛾法调查结果比较,确定其测报的可靠性;防治效果采用测产法,将黄色诱虫板处理的水稻产量同杀虫剂处理田块产量进行比较。【结果】3个水稻品种受害情况均表现为7月份较轻,8、9月份相对较重;8月份黄色诱虫板诱集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最多,2周内诱集的成虫数量最高达53头/板,平均每天诱集数量为(2.86±0.43)头/板;黄色诱虫板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稻纵卷叶螟成虫诱集的效果。黄色诱虫板下部距离水稻冠层越近,诱集效果越好;同赶蛾数据相比,黄色诱虫板预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黄色诱虫板对于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防治效果等于或好于使用杀虫剂田块的防治效果。【结论】通过对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进行评价,认为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常晓丽武向文杜兴彬陈海霞陆爽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滕海媛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测报
定量评价捕食性天敌功能——单克隆抗体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如何将定性捕食的数据转化为定量的数据是评价捕食性天敌功能的一大挑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该ELISA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操作简便、可大批量检测样品等独特的优点,即使20世纪末以来大规模应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应用,也并未完全取代ELISA。由于单抗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均质性,同时结合了ELISA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等优点,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节肢动物捕食作用的研究方法。本文以利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单抗评价稻田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对褐飞虱的控制作用为例,阐述基于单抗的ELISA检测技术用于捕食作用评价的技术路线及应用前景等。
原鑫赵伟春程家安祝增荣
关键词:捕食者猎物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RISPR/Cas系统及其在昆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2015年
近年来在众多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一类成簇的、有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结构家族,通过对其及相关基因(CRISPR-associated genes,Cas gene)的系统研究得知,它是生物体长期进化形成的获得性免疫系统,由RNA介导,降解入侵病毒或者噬菌体DNA。众多研究者将CRISPR/Cas系统改造成第三代人工核酸酶,用于靶向编辑基因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细胞、小鼠、大鼠、斑马鱼、细菌、果蝇、酵母、线虫等。综述了此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在昆虫上的应用、展望前景,为今后开展昆虫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张敏菁张春红孙学鹏李红叶祝增荣
关键词:昆虫同源重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