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H012010330113)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清靖李永函朱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大连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幼体
  • 2篇中华绒螯
  • 2篇中华绒螯蟹
  • 2篇绒螯蟹
  • 1篇中华绒螯蟹幼...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结构
  • 1篇状幼体
  • 1篇桡足类
  • 1篇蟹苗
  • 1篇河蟹
  • 1篇河蟹苗
  • 1篇变态
  • 1篇变态率

机构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北京市水产科...

作者

  • 2篇李永函
  • 2篇张清靖
  • 1篇朱华

传媒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态育苗池中的桡足类与河蟹苗产量的关系被引量:8
2007年
探讨了辽宁盘锦辽河三角洲地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态育苗池中出现的近亲真宽水蚤(Eurytemor affinis)和细巧华哲水蚤(Sinocalanus tenellus)与中华绒螯蟹幼体的关系.结果表明:近亲真宽水蚤和细巧华哲水蚤都严重地影响Ⅰ期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的成活率,其密度越大,Ⅰ期溞状幼体的成活率就越低(P<0.01);Ⅲ期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可捕食桡足类无节幼体,且捕食量随着无节幼体密度增加而变大(P<0.01);Ⅴ期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容易捕食到近亲真宽水蚤而很难捕食到细巧华哲水蚤;蟹苗池中大眼幼体的产量与育苗初期池塘中桡足类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且不同桡足类密度下大眼幼体收获量差异极显著(P<0.01).提出了控制和利用蟹苗池中桡足类的措施.
张清靖李晓东朱华刘胥李永函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幼体
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在生态育苗池中的种群结构
2007年
2001年4-6月对辽宁盘锦辽河三角洲地区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试验池中的中华绒螯蟹潘状幼体的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Z1-Z5的变态率分别为(77.8±11.3)%,(67.9±24.2)%,(47.5±20.7)%,(51.1±32.9)%和(63.8±27.5)%;中华绒螯蟹潘状幼体在池塘中主要集中在上风位,约占43.7%-65.6%,下风位则分布较少,为14.2%-20.1%;在垂直分布方面,Z1-Z4系底层〉表层,Z5则相反,表层〉底层。中华绒螫蟹涵状幼体昼夜水平移动主要受风向的影响,有风时它们向上风位方向移动,无风时它们则在池塘中分布较为均匀。中华绒螫蟹涵状幼体昼夜垂直移动主要收光照的影响,白天它们主要分布在水体中下层,夜间弱光照或无光时,它们分布较均匀。
张清靖李永函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变态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