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2009JYJR023)

作品数:2 被引量:129H指数:2
相关作者:温铁军杨帅杨殿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研究”应急课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以工补农
  • 1篇社会结构
  • 1篇社会结构变化
  • 1篇同构
  • 1篇驱逐
  • 1篇资本
  • 1篇资本原始积累
  • 1篇外部性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治理
  • 1篇小农
  • 1篇化解
  • 1篇负外部性
  • 1篇村治
  • 1篇大农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篇温铁军
  • 1篇杨殿闯
  • 1篇杨帅

传媒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被引量:110
2012年
近年来,随着农村适龄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和新生代打工农民趋向于城镇化,中老年和女性已经成为农村的生产经营主体,缺乏自我发展条件,且因其人力资本存量一般都低于外部资本的获利预期,而难以对接外部资本。在农村经历了近30年的去组织化改革后,任何外部主体进入乡村面对这些无力应对农村资源流出的原子化的留守个体时,都面临着过高交易成本,因此出现市场失灵叠加政府失灵的农村发展困境。本文试图以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的相关性为视角,探讨当前农村遭遇发展困境的内在机制,并在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缓解留守群体面临的发展难题做出初步探索。
温铁军杨帅
关键词:乡村治理
中国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的负外部性及化解机制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负外部性的分析表明,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农业衰败、工农收入差距拉大等负外部性问题,但经济发展的内在特点又决定这些负外部性无法自行内部化解决。对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同样不可避免。但中国发展的经验却表明,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资本积累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负外部性问题并没有明显的表现。本文通过研究表明,此一时期中国通过农民组织化实现"成规模劳动替代稀缺资本"和利用社队企业(乡镇企业)进行"以工补农"是有效化解资本原始积累负外部性的重要手段。
温铁军杨殿闯
关键词:资本原始积累负外部性以工补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