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ZKX05016)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斌俞杨朱锋邱勇朱泽章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椎
  • 2篇后凸
  • 2篇脊柱
  • 2篇脊柱后凸
  • 1篇胸椎侧凸
  • 1篇诱发电位
  • 1篇正常青少年
  • 1篇融合术
  • 1篇融合术后
  • 1篇术后
  • 1篇特发性胸椎侧...
  • 1篇体感
  • 1篇体感诱发电位
  • 1篇皮层体感
  • 1篇皮层体感诱发...
  • 1篇青少年特发性
  • 1篇青少年特发性...
  • 1篇躯体
  • 1篇躯体感觉
  • 1篇全脊椎截骨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3篇邱勇
  • 3篇朱锋
  • 3篇俞杨
  • 3篇王斌
  • 2篇马薇薇
  • 2篇钱邦平
  • 2篇朱泽章
  • 1篇殷刚
  • 1篇李卫国
  • 1篇陈志军
  • 1篇夏才伟
  • 1篇刘臻
  • 1篇邵翔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休门病胸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和正常青少年骨密度差异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青少年休门病(Scheuermann’s disease,SD)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青少年SD患者10例和正常青少年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非优势侧的股骨近端和腰椎(L2~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将2组受试者的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比较,并对SD组BMD结果与后凸Cobb角角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椎及非优势侧股骨近端BMD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组患者腰椎及非优势侧股骨近端BMD与后凸Cobb角角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骨质疏松可能不是青少年发生SD的致病因素,骨质疏松与SD的严重程度可能无关。
俞杨殷刚邱勇李卫国王斌朱锋刘臻邵翔
关键词:胸椎SCHEUERMANN病脊柱后凸骨密度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全脊椎截骨手术中的预警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自2002年4月以来开展的118例全脊椎截骨术的术中监护结果,进一步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omotosensory-evoked potentials,SEPs)与全脊椎截骨术中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2002年4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18例,男68例,女50例;年龄4-73岁,平均29岁。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70°(40°-130°),后凸Cobb角平均78°(32°-147°)。所有患者均于手术过程中刺激并产生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分别在手术开始、手术过程中及手术结束时记录平均动脉压,记录最高值、最低值及其变化值(最高值-最低值)。术中监护异常判断标准:波幅峰值下降50%并持续10min以上和(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结果术中出血量为800-6500ml,平均为2000ml。有14例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低于60mmHg,其中有8例患者由于平均动脉压的急剧下降而出现一过性SEPs变化,但术后均没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所有患者中真阴性率为84.8%,假阴性率为0.8%,真阳性率为6.8%,假阳性率为7.6%。共有9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损害症状。12例患者在截骨矫形过程中出现宽大波形,N50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假阳性率的发生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有较高的相关性。手术过程中脊髓震荡、牵拉、旋转、位移及缺血均可引起SEPs的改变。术中出现宽大波形及N50潜伏期明显延长可能可以作为一种预警标准。
马薇薇邱勇朱锋陈志军朱泽章王斌俞杨钱邦平
关键词:截骨术诱发电位躯体感觉监护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选择性融合术后的远端交界性后凸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选择性胸弯内固定融合术后远端交界性后凸(distal junctional kyphosis,DJK)的危险因素。方法行选择性前路或后路胸弯内固定融合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59例,女50例,男9例。前路胸腔镜8例、小切口19例,后路远端钩19例、远端钉13例。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次弯Cobb角、固定节段数、矢状面T5~T12后凸、T10~L2后凸、L1~S1前凸及DJK。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7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前路两组T5~T12后凸明显增大,T10~L2和远端交界区出现前凸减小、后凸增大的趋势。后路远端钩组T5~T12后凸、T10~L2后凸、交界区后凸均增大,L1~S1前凸出现姿势代偿性增大。远端钉组矢状面变化不明显,远端钩组术后出现T10~L2后凸增大的可能性及DJK阳性率均高于远端钉组。前路患者,无论术后DJK是否正常,其矢状面T5~T12后凸均较术前增大,术前T5~L2前凸在术后均转变为后凸。后路患者,DJK阳性患者的T5~T12及T5~L2后凸较术前增大,L1~S1前凸代偿性增大;DJK阴性患者的矢状面形态与术前比较变化不大。后路术后DJK阳性组T10~L2后凸大于DJK阴性组。结论胸腔镜及小切口两组DJK阳性率接近,远端矢状面失代偿的危险因素是融合节段过短;后路术后远端钩组DJK阳性率大于远端钉组,矢状面失代偿与远端椎板钩固定不稳定有关。
邱勇夏才伟王斌俞杨朱泽章钱邦平朱锋马薇薇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脊柱后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