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3096)
- 作品数:2 被引量:53H指数:1
- 相关作者:韩冬梅唐常源宋献方张兵张应华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千叶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第二松花江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关系被引量:52
- 2014年
-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采用稳定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第二松花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关系。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δ18O)空间差异明显,上游水体中同位素最贫化,下游最富集。水化学类型从长白山源区的Na-HCO3型,演化成Ca-Mg-HCO3型;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向Ca(Mg)-Cl(SO4)演化。运用端元法定量计算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换比例,上游山区深层地下水接受江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比例占50%左右;下游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补给江水,补给比例占20%左右。研究结果可为综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张兵宋献方张应华韩冬梅杨丽虎唐常源
- 关键词:水化学地表水地下水
- 决策树模型在水环境监测网络中选取代表性样点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地表水体中的硝酸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现今,国内外均建立了相关的监测网络对地表水体的水质实施长期监测,但是却导致大量的监测数据累积,给后续的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不便,尤其是在庞大的监测网络中如何选取有代表性样点的研究点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比利时弗拉芒地区地表水的长期监测物理化学指标为例,利用决策树模型评估地表水样点的硝酸盐污染来源专家分类的有效性,为点位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原有监测点位的污染源专家分类和模型输出的可匹配率为80%,优化后监测点位从原有47个点降低到30个点,提高了监测工作效率。
- 薛冬梅王中良
- 关键词:决策树模型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