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S2006021)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建伟马利林孙锦卫尤建权于嘉伟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胃癌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胃癌60例患者,开腹术中于病灶周围浆膜下直接注入亚甲蓝,术后对被视为胃癌前哨淋巴结的蓝染的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胃癌60例中,检出SLN56例(93.3%)。HE检查发现24例49枚SLN转移,T1、T2期SLN示踪准确率93.9%,敏感性88.9%,假阴性率11.1%,特异性为100.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结果发现有32例67枚SLN转移。结论: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胃癌SLN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对预测T1、T2期胃癌区域淋巴结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刘建明马利林尤建权孙锦卫王伟朱建伟秦军
- 关键词:胃癌前哨淋巴结亚甲蓝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
- 胃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胃癌早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胃癌术中亚甲蓝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SLN),术后行常规HE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60例中56例检出SLN,检出率为93.3%。HE检查发现49枚(24)例SLN转移,由SLN组织学状态预测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准确率为76.8%,敏感性为64.9%,特异性为100.0%,假阴性率为35.1%,而早期胃癌中准确率为93.9%,敏感性88.9%。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发现有67枚(32例)SLN转移。结论SLN能较准确反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为进一步行前瞻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早期胃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免疫组化法对SLN转移的检测较HE有更高的敏感性。
- 尤建权马利林朱建伟孙锦卫于嘉伟刘建明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检胃癌
-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及微转移检测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及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4例早期胃癌术中亚甲蓝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术后行常规HE病理和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查。结果:34例中33例检出SLN,检出率为97.1%。由SLN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率为93.9%(31/33),敏感性为88.9%(16/18),特异性为100.0%(16/16),假阴性率为11.1%(2/18)。免疫组化法与常规HE法对SLN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免疫组化法共检出12枚/8例SLN存在微转移现象。结论:SLN能较准确反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免疫组化法较常规HE病理检查更为敏感,AE1/AE3免疫组化法能提高SLN微转移的检测,对确定临床分期、诊疗及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 尤建权马利林朱建伟孙锦卫于嘉伟陈玉泉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微转移AE1/AE3免疫组织化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