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200804)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罗侨端何静曾玲姚锦贞林辉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硝普钠泵体移动方式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微量注射泵(下称注射泵)持续注射硝普钠时泵体移动方式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以确定更为安全的注射移动方式。方法将术中术后持续注射硝普钠的6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从手术室返回ICU时,暂不移动注射泵,按护理操作规程安置好患者,然后对照组将注射泵垂直上移至距床面25~35cm输液架固定;观察组将注射泵平行移动至床旁输液架固定。持续监测记录两组注射泵体移动前、后10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移动后10min内患者心率上升8~10次/min、平均动脉压降低4~11mmHg,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差值和心率平均差值在0值附近窄幅波动;两组移动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1。结论使用注射泵持续注入硝普钠垂直上移泵体后使患者心率加快、平均动脉压下降,因此,应尽可能地采用平行移动方式,以保证患者安全。
- 罗侨端莫志江林辉何静姚锦贞曾玲
- 关键词:心脏手术硝普钠微量注射泵心率血压
- 微量注射泵注入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性实验护理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注入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性和护理要点。方法根据微量注射泵应用过程中泵体移动前后流出量的变化及临床应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泵体安全移动方法提出护理新要点的理论证据。结果提出在应用微量注射泵注入血管活性药物的过程中,为保障患者安全,应增加新的护理防护措施。结论持续使用微量注射泵注入高浓度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需移动泵体时,应采用平行移动而尽量避免垂直移动,以避免短时间的流量意外改变而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变。
- 罗侨端林辉何静姚锦贞曾玲
-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血管活性药用药安全循证护理
- 微量注射泵在危重症临床护理中应用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了解和分析微量注射泵在我院危重症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及安全相关因素。方法统一制作统计表格,在5个ICU护理单元中设专人对微量泵临床实际应用状态进行统计。结果住ICU病人微量泵的平均使用率达56.8%,心胸外科ICU、内科ICU的使用率分别高达88.9%和78.2%;用来注入血管活性药物的占36.1%,其中急诊ICU、心胸外科ICU的应用比例分别63.1%、52.1%。应用中使用静脉通路以颈外静脉、锁骨上静脉为主,百分率分别为32.3%、34.9%;使用时摆放泵体的放置部位放在床头部位为主占87.0%;高度以(35±5)cm为主,占62.4%;使用过程中需要移动泵体的概率为32.0%,其中因转送病人移动率为19.5%,因改变体位移动泵体率为12.5%;微量泵连续使用时间超过24 h以上的占76.8%。结论微量注射泵在我院ICU中普遍使用,有36.1%用来注入血管活性药物,持续使用时间大部分超过24 h,因应用静脉通路以颈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为主,所以泵体摆放位置以床头为主,高度多在离床面(35±5)cm,有32.0%的病人因转送或改变体位需中途移动注射泵体,所以微量注射泵在垂直移动后发生短时间的速率改变的情况在实际临床中是存在的。
- 罗侨端何静陈燕莫丽邱小芩陈玉唐晓燕
- 关键词:微量注射泵危重症护理
- 微量注射泵垂直移动后注出率改变的影响因素实验室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微量注射泵垂直移动后注出率改变的影响因素,找出能适用于临床的减少因泵体垂直移动而带来的微量注射泵注出率改变的方法。方法使用析因设计比较不同的微量注射泵(国产Micorinfusion Pump WZ50C、Micorinfusion Pump WZ5C2、德国BRAUN Perfusor compact)、不同的垂直移动高度(25、35、50cm)和关闭通路(三通开关和制水夹)对微量注射泵注出率的影响,每个试验组合重复3次,利用电子天平定量测定1min内注出的液体。结果垂直移动高度对微量注射泵注出率有显著影响(F=99.028,P=0.000),且移动高度越高,注出率的改变越大(P=0.000);关闭通路也对注出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F=3.085,P=0.051),这表明关闭通路后再移动微量注射泵也未必能保证注出率不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的比较表明,关闭制水夹能够抑制垂直移动所致的注出率变化(P=0.085),而关闭三通对注出率的影响不明显(P=0.000)。结论微量注射泵在带延长管运转过程中垂直移动泵体可产生短时间的注出率改变,改变的程度与垂直移动的高度呈正相关;关闭通路上的制水夹后再移动泵体,有可能抵消移动所造成的影响。
- 罗侨端莫志江林辉何静姚锦贞曾玲
- 关键词:输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