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72102120021)
- 作品数:2 被引量:45H指数:2
- 相关作者:殷冬梅台国琴崔党群杨秋云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花生突变体的EMS诱变及分子检测被引量:38
- 2009年
- 化学诱变能有效的创造各种突变体,确定诱变的适宜条件能提高诱变效率,更好地拓展花生种质资源。采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2个花生品种的种子外植体,设置5个处理浓度(0.3%,0.6%,0.9%,1.2%,1.5%)和5个处理时间(0.5,1,3,5,7 h)共25个组合,以半致死量为选择标准,确定了中花5号的适宜诱变组合为0.9%、7 h,1.2%、5 h,远杂9102的适宜诱变组合为0.6%、7 h,0.9%、7 h。对中花5号M1代植株的一些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发现EMS对其产生了明显的生理损伤,两个品种对EMS的敏感性有差异,但差异性不大。对部分突变体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其DNA已经发生变异。
- 殷冬梅杨秋云杨海棠台国琴崔党群
- 关键词:花生诱变效应突变体分子检测
- 花生油酸脱氢酶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培育高油酸的花生新种质。【方法】以根癌农杆菌为介导将含有油酸脱氢酶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FGC/2nd转入花生外植体丛生芽,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器官发生再生转化植株;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植株。【结果】丛生芽外植体于OD600为0.6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泡8~10min后,在MS培养基上暗培养3d效果较好。诱导筛选培养3个月左右,共得到16株转化植株,其中11个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呈阳性,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入受体植物。进一步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有4个植株基本上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结论】建立花生丛生芽遗传转化体系;RNA干扰对内源的油酸脱氢酶基因产生了抑制作用。
- 殷冬梅杨海棠台国琴杨秋云崔党群
- 关键词:花生实时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