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32129)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常国良姜彩丽尹慧茹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现代化视野下陶行知的乡村教育价值观及启示
- 2009年
- 陶行知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指出中国乡村教育一方面要"适合乡村实际生活",另一方面要面向现代化,"与城市打成一片"。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立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 尹慧茹常国良
-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
- 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 2009年
-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颇具中国化特色。他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离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常国良姜彩丽
-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
- 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的使命——试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颇具中国化特色。他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离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常国良
-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
-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当今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他要求乡村教育工作者全心为农,充分认识乡村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将其置于立国之本的战略地位;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离农"的双重使命;提出以乡村教师作为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主张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建立统筹兼顾的乡村教育体系;坚持"大乡村教育观",要求乡村教育与乡村其他力量充分联合;注重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发展乡村教育。
- 常国良姜彩丽
-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