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2007225011-1)
-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炳元秦永军孙杰生刘鹏亮刘翠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成人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差异。方法选用沈阳地区2008年3月~2008年12月参加体检的18岁以上人群为研究对象,对肝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的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采用问卷咨询、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查外,重点探讨脂肪肝与血常规之间的关系,数据用SPSS16.0软件分析。结果入选人群共8842名,B超共检出脂肪肝3306例,占37.39%,其中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占15%(1326名)和22.39%(1980名),与非脂肪肝组(NAFL)相比,脂肪肝组(AFL)WBC(白细胞计数)、EO%(嗜酸性细胞比率)、RBC(红细胞计数)、HGB(血红蛋白浓度)、HCT(红细胞比积测定)、MCH(平均红细胞Hb含量)、MCHC(平均红细胞Hb浓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宽度)显著增加(P<0.01);LYM%(淋巴细胞比率)、MONO%(单核细胞比率)、MCV(平均细胞容积)、P-LCR(大型血小板比率)、MPV(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明显增加(P<0.05);PLT(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P<0.05);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比,酒精性脂肪肝(AFL)组RBC、HGB、HCT、MCV、MCHC等显著增加(P<0.01),LYM%明显减少(P<0.05),MCH、MONO%(单核细胞比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除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外)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红细胞系统(除MCHC外)也有类似的趋势,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脂肪肝组;而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相比,红细胞系统显著增加,尤其MCV更加明显,而白细胞系统(除LYM%明显减少外)和血小板系统大部分无显著变化。说明简单的血常规及分类检查对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和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秦永军孙杰生王炳元刘鹏亮孙福荣刘翠香谢大伟
- 关键词: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血常规
- 沈阳市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的流行现状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的流行现状。方法纳入6992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职业来源包括2家医院的医护人员、3家银行的职员、3个工厂的工人及机关干部,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超检查。结果 6992名研究对象中,其中男性3662例,女性3330例,男女之比为1.10∶1。年龄(18~92)岁,平均年龄(40.00±11.34)岁,男女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检出脂肪肝1593例(22.8%),经性别及年龄调整后沈阳市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1.2%,男性为18.4%,女性为4.4%,男女之间脂肪肝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88,P<0.001)。不同职业脂肪肝的患病率经年龄及性别调整后相应为:医护人员为18.6%,银行职员为20.3%,机关干部为17.6%,工人为28.7%,工人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发病高峰在(30~49)岁(41.4%),女性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长。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血脂异常、血尿酸、空腹血糖及职业与脂肪肝相关。结论沈阳市脂肪肝的发病率高于南方城市。工人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医护人员、银行职员及机关干部。脂肪肝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代谢综合征及职业相关。
- 向国卿孟晓丹王炳元
- 关键词:脂肪肝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