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829)

作品数:15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曹远银李天亚陈思李伟华韩建东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小麦
  • 10篇麦秆
  • 9篇锈菌
  • 8篇锈病
  • 8篇秆锈菌
  • 7篇小麦秆锈菌
  • 7篇秆锈病
  • 6篇基因
  • 5篇抗病
  • 4篇小麦秆锈病
  • 4篇抗性
  • 4篇UG99
  • 3篇生理小种
  • 3篇小麦品种
  • 3篇小麦品种(系...
  • 3篇小种
  • 3篇抗病基因
  • 3篇分子检测
  • 2篇毒力
  • 2篇种质

机构

  • 16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16篇曹远银
  • 12篇李天亚
  • 8篇陈思
  • 5篇李伟华
  • 3篇陈秀梅
  • 3篇韩建东
  • 3篇栾兆杰
  • 3篇朱桂清
  • 3篇王浩
  • 3篇徐晓凤
  • 2篇姚强
  • 2篇王婉琳
  • 1篇马世良
  • 1篇万鲁长
  • 1篇吴建忠
  • 1篇宫志远
  • 1篇吴广文
  • 1篇黄文功
  • 1篇李明菊
  • 1篇李丹丹

传媒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菌物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种子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农药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解当前云南省小麦品种对小麦秆锈病的抗性,于2012-2013年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QM、34MKGQM和混合小种对收集到的云南省102份小麦生产品种和68份农家品种进行了抗秆锈病鉴定。结果表明,凤麦39、靖麦10号、玉麦3号等65份生产品种及云0072、云0300、云0205等3份农家品种对小麦秆锈病表现抗性,分别占供试品种(系)的63.7%和4.4%。表明云南省小麦农家品种的抗性水平总体较差;生产品种对小麦秆锈病的抗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一些新育成的优良品种以及大面积推广品种对小麦秆锈菌表现高度感病,这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李天亚陈思曹远银栾兆杰陈秀梅申璐岚李昆宇
关键词:小麦品种秆锈病抗性鉴定
小麦秆锈菌对醚菌酯的敏感性及与三唑酮杀菌剂之间的交互抗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明确小麦秆锈菌对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其与三唑酮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方法]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78株菌株对醚菌酯和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醚菌酯对78株野生菌株EC50值的平均值为(0.181 8±0.081 2)mg/L,最大值是最小值的9.94倍,其敏感性分布频率呈连续性单峰曲线,且符合正态分布,故可作为敏感基线用于监测田间小麦秆锈菌对醚菌酯的敏感性变化。醚菌酯与三唑酮杀菌剂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结论]野生菌株对醚菌酯的敏感性的平均值(0.181 8±0.081 2)mg/L,可作为小麦秆锈菌对醚菌酯的敏感基线。醚菌酯可广泛用于小麦秆锈病的防治。此研究信息可为小麦秆锈病抗药性持续治理措施的制定以及杀菌剂生产和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李昆宇曹远银申璐岚
关键词:小麦秆锈菌醚菌酯三唑酮敏感性交互抗性
小麦抗秆锈病辅助鉴别寄主明尼2761差异表达研究初报
明尼2761(Minn2761)为哈尔滨农事试验场(原)于新中国成立前从美国引进的著名抗小麦秆锈病品种,新中国成立初期被定名为松花江2号,曾在生产上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品种在1962年被选作我国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鉴定...
李伟华朱桂清曹远银
关键词:小麦秆锈病
文献传递
部分国外小麦种质及东北麦区生产、后备品种抗秆锈性分析
2016年
在面临Ug99及其强毒力变异菌株可能侵入我国的高风险下,为筛选和储备新的小麦抗病品种或种质,并了解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后备品种对秆锈病的抗性,于2015年用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TM、34C3RTGQM及混合小种对190份国外小麦材料和100份黑龙江省小麦材料进行田间成株期秆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90份国外小麦材料中有169份对所有供试菌种表现出抗性,其中表现免疫的有119份,表现高抗的有50份;100份黑龙江小麦材料中有71份对所有供试菌种表现出抗性,其中表现免疫的有45份,表现高抗的有23份,表现高抗-中抗的有3份。国外小麦材料和黑龙江小麦材料对我国小麦秆锈菌的抗性较高,但仍有部分国外小麦材料和部分黑龙江小麦材料对我国小麦秆锈菌表现出高度感病,这种现象应得到重视。
徐晓凤曹远银李天亚王婉琳廖凯
关键词:小麦秆锈菌抗性鉴定
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3的微卫星标记被引量:8
2012年
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3对强毒力小种Ug99和我国多数小麦秆锈菌小种具有良好抗性。以感病品种McNair701和来源于Tetra Canthatch/Triticum tauschii的单基因系Sr33为亲本,选用我国流行的小种34MKG,对作图群体161个F2单株及其F2:3家系进行抗性鉴定分析,利用分离群体集群分析法对位于小麦1D染色体上的57对微卫星引物进行扩增多态性筛选。获得2对在亲本及F2抗、感群体间揭示多态性的共显性标记Xbarc152和Xcfd15,位于Sr33两侧,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4cM和2.1cM。
韩建东李伟华曹远银宫志远姚强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小麦秆锈病基因定位
明尼2761抗秆锈病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中国重要辅助鉴别寄主明尼2761经小麦秆锈菌诱导后的基因表达谱,寻找与其抗病基因表达相关的片段。【方法】运用cDNA-AFLP技术研究明尼2761和感病对照Thatcher分别接种小麦秆锈菌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对与明尼2761抗病相关的特异表达片段进行分析。【结果】140对AFLP引物组合能够检测到约7 000多条差异表达转录衍生片段(TDF),平均每一对引物可以获得50条条带,其中有86对引物能够在明尼2761和Thatcher之间扩增出差异条带。对可能与抗病相关的35条特异TDF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x比对,30条TDF在数据库中能够找到同源序列,其中24条TDF功能已知,6条TDF功能尚未明确。【结论】8条与编码激酶结合蛋白、NBS-LRR抗病蛋白、类肉桂酰-CoA还原酶2b、类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2c、蔗糖磷酸合成酶7、类蛋白酶metacaspase 1、类锌指蛋白、假定的类RGA4抗病蛋白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的TDF应与明尼2761的抗秆锈性相关。
栾兆杰曹远银李天亚陈思陈秀梅朱桂清李伟华
关键词:小麦秆锈菌CDNA-AFLP抗病基因
小麦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2014年
随着人类基因组以及水稻、拟南芥等10余种模式生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相继完成,基因组计划的重心已逐渐由结构基因组研究转移到功能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时代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助于人们从分子水平阐述基因功能,揭示了解生命现象和本质。本文就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小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作一综述,包括特定组织细胞蛋白表达分析,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差异蛋白鉴定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
李天亚曹远银栾兆杰陈思陈秀梅申璐岚李昆宇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
2012–2013年中国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小种动态及新毒力谱分析
2016年
监测具有潜在威胁的小麦秆锈病病原菌小种动态并分析其毒力谱变化,是培育抗病品种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在小麦秆锈病鲜有发生的情况下,于2012–2013年获得小麦田间秆锈病标样11份和经有性生殖过程的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菌样22份。上述菌样经过分离、纯化,得到了53个单孢子堆菌株。利用国内最新采用的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小种与毒力鉴别寄主体系进行分析,鉴定出13个生理小种,其中34C3RTGQM和34Oro II-MRGQM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均为13.2%,首次发现了对Sr5+Sr11具有联合毒力的6个新小种,其出现频率处在1.9%–13.2%范围内。同时测定出Sr9e、Sr26、Sr31、Sr33、Sr37、Sr38、Sr47和Sr Tt3等8个抗秆锈病单基因对全部供试菌株表现抗病,余下40个单基因系则分别表现对1个以上至全部菌株感病。结论:(1)首次报道了6个对Sr5+Sr11具有危险性的联合毒力谱的新小种类型,这类毒力类型应当被密切关注;(2)明确了当前完全有效的8个抗秆锈病基因和其他部分有效的抗病基因;(3)初步说明了有性循环菌株与无性循环菌株在毒力结构上存在差异。
曹远银王浩李天亚吴限鑫徐晓凤王婉琳
关键词:UG99
我国燕麦秆锈菌生理小种与毒力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解当前我国燕麦秆锈菌生理小种及其毒力现状,利用12个北美燕麦秆锈菌单基因鉴别寄主,对2013年采集的7份和2012保存的4份燕麦秆锈病标样进行小种与毒力鉴定,并用Pg a-code字母命名系统命名小种,以16个单基因系测定毒力频率。结果表明,从11份燕麦秆锈菌标样中分离成活了26个单孢子堆菌株,鉴定出TKR、TJM和TKM三个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61.6%、30.8%和7.6%。26个菌株对Pg 6和Pg 15无毒力,对Pg 10、Pg 13、Pg a和Rodney 0的毒力频率分别为69.2%、61.6%、61.6%和84.6%,对Pg 1、Pg 2、Pg 3、Pg 4、Pg 8、Pg 9、Pg 12、Pg 16和Marvellous毒力频率高达100%。说明当前我国燕麦秆锈菌优势小种为TKR,次优势小种为TKM;Pg 6和Pg 15为有效抗病基因,Pg 1、Pg 2、Pg 3、Pg 4、Pg 8、Pg 9、Pg 12、Pg 16和Marvellous则为无效抗病基因,Pg 10、Pg 13、Pg a和Rodney 0对我国燕麦秆锈菌具有一定的区分作用。
李天亚吴限鑫王浩陈思曹远银
关键词:生理小种毒力抗病基因
139份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测定及其Ug99抗病基因分子检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云南省在中国小麦秆锈病的大区传播与病害流行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旦Ug99及其变异体入侵中国,极大可能会首先在本地区定植、增殖、向其他麦区传播,引起全国小麦秆锈病新的流行。因此,论文旨在分析云南省主要生产后备品种及CIMMYT抗Ug99的材料对中国小麦秆锈菌小种的抗性及含有Ug99抗病基因情况,为抗病品种布局提供指导。【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沈阳农业大学植物植保学院玻璃温室中,将119份云南省小麦品种(系)、20份经国外穿梭鉴定抗Ug99的材料及感病对照小密穗分别在直径为10 cm泥盆中播种,小麦一叶一心时,用中国小麦秆锈菌流行小种21C3HTTTM、34MRGQM和1个经有性过程的新小种34C3RTGQM进行喷粉接种、保湿箱保湿并在15—26℃(夜/昼)的温室环境里孵育。约两周后,当感病品种小密穗充分发病时,按照0—4级标准调查记载侵染型:(0-2+级记为抗病、3--4记为感病),对供试小麦品种(系)的抗秆锈性进行评价。同时,分别剪取各个未接种的供试材料幼叶组织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利用文献报道的4个抗Ug99基因的分子标记(Sr22、Sr25、Sr26和Sr28)进行PCR扩增、2.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聚丙烯酰胺电泳对目标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在119份云南省小麦材料中,有42份材料对参试小麦秆锈菌小种表现出差异性抗性(占35.3%),其中表现免疫-近免疫的有6份(5%),表现高抗-中抗的有36份(30.3%)。剩余77份材料均表现感病,其中高度感病的有42份(占35.2%),中度感病的有35份(占29.4%),而20份抗Ug99的种质中对全部参试小种表现中度和高度感病的材料也各有2份(均占10%)。对全部139份小麦材料用4个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检测表明,有2份CIMMYT的材料被检出含Sr25、1份材料含有Sr26、1份材料含有Sr28。有12份云南省小麦品种(系)被检出含有Sr28,但没有检测出含有另3个抗性基因�
吴限鑫李天亚陈思王冠钦曹远银马世良李明菊
关键词:小麦秆锈病品种抗性UG99基因分子检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