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ZH033)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胡火金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农业
  • 1篇月令
  • 1篇日本学者
  • 1篇天地
  • 1篇农法
  • 1篇农时
  • 1篇农学
  • 1篇农业文化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学
  • 1篇清代
  • 1篇物候
  • 1篇历法
  • 1篇环境安全
  • 1篇火气
  • 1篇古代农业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胡火金

传媒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气候学时候模式与古代农业
2012年
自然地理气候对人类实践及其文化趋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中国以自然农业经济为主导,农耕实践以及经验农学与气候学认知模式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对于气候学的认知和把握主要趋于"物候"、"时候"及其合并延展的时候模式,由此引导了以"农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实践,形成了精耕细作农业传统,支撑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绵延发展。
胡火金
关键词:物候历法农时古代农业
日本学者对中国农业史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日本古代农业深受中国影响。自古以来,日本学者对中国农业史的研究连绵不断,至现代更加深入。日本学者在对中国古农书的翻译整理及古代农法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创性,研究视角不限于农业史本身,还致力于农业史现代价值的整理和挖掘,将农业史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于当代农业生产实践,为回归自然农法及现代有机农业、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提供重要借鉴,做到了古为今用。
胡火金
关键词:环境安全
循环观与农业文化被引量:5
2011年
循环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事物循环运动的一个基本认知。循环观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取向,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农业文化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循环思想源于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深刻领悟和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支撑,循环观念引导了具有时候型特征的农业文化。
胡火金
关键词:月令农业文化
论清代农学的实用性趋向——以杨屾“天地水火气”五行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清代农业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发展,农业技术不断深入和普及,农学思想理论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总体上趋向通俗、实用。清代农书与前期相比,呈现出地方性、专业性、全面性的特点。杨屾所著农书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他在《知本提纲》中建立了五行说,改"金木水火土"为"天地水火气",并将其运用于农业实践的解释,其理论趋向实用化,反映了传统农学在清代的转变。
胡火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